2)第1391章 农场开荒、建设_梦境人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开荒不是把地挖开就叫开荒,更不是埋几颗种子就能长出庄稼,这是一个相当有技术含量的过程。

  要清除地面上所有的杂草,得挖净它们的根,然后经过放枯烧掉再洒回土里。草木灰是土地最好的养料,可以补充土地的各种微量元素。

  其实自然腐烂分解也能达到同样的目的,只是过程太慢。

  然后要把整个土地翻刨一遍,至少要挖大约三四十公分深,同时清除土里的石头。大小石块都不能留。

  等翻刨过来的新土经过几天太阳的暴晒,再加上有机肥料再翻一次,要把肥料深埋下去。这是养地。这个时候绝对不能用化肥,那是坑自己。

  荒废的土地地力都不足以支撑种庄稼,必须要先养,养好。这个过程也是清除害虫的过程。

  在养地翻地的过程中,对荒地进行规划,分成一块一块的田地,同时修筑水渠,用来平时灌溉和涝天排水。

  分离出来的大小石块就用来整修田坎,方便人和机械的通行。

  这就是个纯下力气的活路,再好的身板也能累趴,相当不容易。好在现在机械越来越多了,能节省大量的人力,也提高了速度。

  旱田还不能修成纯平的,必须要有些坡度,这是为了水能自然流动,雨水过大成涝的时候能减少损失。

  今年这边是不可能有什么物产的,能把全部土地开荒出来培好田垄,把春肥秋肥埋下去,除尽荒草和害虫,修好水渠和田坎(田间的小路),这就是胜利。

  这也是耕地最累最耗时间的一个过程。两季地肥追完再翻一茬就可以正常耕种了,但生地初熟,头一年也别打算能有什么好的收成。

  新农场的地都是菜田,种植常见青菜供应京津两地的菜蓝子。其中一半会做成大棚区,用来保证冬天青菜的供应。

  以后慢慢等地养熟了,会全部架上大棚,春夏去掉蒙布自然耕种,秋季蒙上蒙布变成暖棚。

  这么做到是挺方便,就是有点废塑料布,而且不少机械就进不去了,主要依靠人力操作。

  ……

  张彦明到场部和这边的临时负责团队见了个面,聊了一会儿规划和进度,然后开着车下去参观。

  五个生活点都在紧张的建设中,因为大部分是平房,速度很快,有些都要上顶了。然后会在室内架上火烤,快速去除湿气。

  开荒也在进行,拖拉机突突突突的冒着灰烟拽着巨大的铁耙子在芦苇荡里做直线运动,整个地块上插着一些红黄绿色的彩旗,用来给拖拉机司机指示方位。

  路也在修,原来的公路需要扩宽延长分岔。

  农场的商场,学校都建在总部那边,各个生活区只提供一些日常商品。医院到是不用考虑,市局那边在这里有医院设置,稍微扩建一下就行。

  之所以要建商场学校和医院,是因为来农场上班的农民都要全家搬过来,住进生活区里。

  这涉及到户口什么的一些问题:他们原来都是津门冀北的农业户,来这里工作以后就变成了京城城镇户口。也算是一种跃龙门,所以招工相当火爆。

  事实是,就算没有京城城镇户口,周边的农民也会非常高兴能过来上班拿工资,种地在这个年代实在是挣不出钱来。太难了。

  但凡事总有例外,也有不愿意来的,而且好像这事儿妨碍了他们什么似的,冷眼冷语的,刚开始还过来闹过一阵儿,也不知道是为了什么。

  不过这些和张彦明和枫城没有什么系,都由市局那边处理。

  整个地块的边界已经勘定下来了,不过是不是和原来一样就不知道了,估计不太可能。

  有些地方人家都种了一二十年了,不可能让出来。

  这种历史官司根本就扯不清楚,去法院都没用。

  请收藏:https://m.yund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