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598章 以后多看点有用的书_梦境人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拾,感觉特满足。

  “哎,你说,这边的人平时都怎么洗澡?”

  “什么怎么洗澡?用水洗呗,总不能干洗。”

  “哎呀。我是问,他们是去浴池还是在家自己洗?这边有浴池吧?”

  “有啊,这边浴池的历史还比较早呢,比京城还早。东南地区也是有洗浴文化的,和西南地区不一样。”

  “为什么?这边不是南方吗?”

  “南方怎么了?南方就不能洗澡啦?”

  “我以为只有咱们关外才会有公共浴池大家一起泡澡呢,冷的嘛。这边又不冷。”

  “这个和冷热的关系其实不大,主要是习惯。泡澡这事儿是从唐代发展起来的,变成朝阳产业。那会儿西北地区就流行泡澡了,慢慢传到其他地区。

  那会儿可不冷啊,那会儿说的冷和现在我们说的冷完完全全是两码事儿,泡澡是单纯的享受。

  然后宋朝富的嘛,都城又搬了好几次,就把这种泡澡的习惯带到了东南一带,不过只是富贵人家享受。

  明代立朝修筑金陵府,刘基建议在全城到处修建瓮池用来给民夫洗澡清洁避免疾病虱虫,从那时起老百姓就开始泡澡堂子了。

  然后澡堂子这东西才被永乐大帝给弄到了京城。

  明代的时候东南这边也是有冬天要下大雪的,一直到咱们爹妈都出生了那会儿还下雪呢。

  要说冬天最难熬的地区,东南要排在首位,然后是西南,中原地区,西北。这个顺序。”

  “刘基是谁呀?没听说过呀。”

  “刘伯温。姓刘名基字伯温。”

  “哦哦,知道。原来他是澡堂子的祖师爷呀,厉害。”

  “什么跟什么呀你这是。唐代开始就有澡堂子了。”

  “只是富贵人家享受的不能算,再说那会儿主要不是泡木桶的嘛。”

  “真正的老百姓能活着就挺不容易了,还泡澡?史书让记载的东西就没有一样是民间生活,更提不上传统。

  用史书来还原当时的社会状态习俗习惯百分之八十都得跑偏。

  不到一定级别的官员都上不去,能留下笔墨的哪怕只有一句话,那也肯定得是个省部以上级别,或者皇亲国戚。”

  “谁说的?那些诗人,文学家,画家,还有工匠什么的,天文学家,医生,不都留传下来了吗?”

  “你回去以后多看点有用的书,好好学习学习。这些人哪一个不是正经的大干部?或者是影响比较大的京官,你以为真是老百姓啊?”

  “李白好像就没当过什么官吧?”

  “他是京官,专门替皇帝写东西的。京官和外官是两套系统,不能单纯看级别。”

  “那杜甫呢?杜甫没当过什么官吧?穷的不像样,住着草房,风把草吹跑了还写首诗,骂那些顽皮孩子。好像他孩子还饿死了,是吧?”

  “他是官二代,自己也是官,只不过干的不咋的。他住在蓉城的时候是录事参军,那也正经是京官外置,不是小人物。

  他孩子饿死是因为他跑出去旅游去了,好几年才回家,她老婆一个女人带着孩子靠什么生活?没都饿死算不错了。那会儿多乱哪。”

  孙红叶想了想:“那杜牧呢?”

  “杜牧爷爷和表哥都是宰相,自己是刺史。”

  “范仲淹?”

  “丞相。”

  “王曦之?”

  “太守,右卫将军。这个人不务正业,就知道花公款吃喝玩乐到处旅游会友,典型的无所作为的贪官。”

  “……柳宗元。”孙红叶还不服了,从沙发上坐了起来盘起腿,斗志上来了。

  “柳宗元这个人,和刘禹锡是同事,都属于二王八司马之一,因为改革失败被贬为司马,一共八个人。病死在柳州刺史任上,才活了四十来岁。”

  “那,贺知章,不知绿叶谁裁出那个,他也是大官?”

  请收藏:https://m.yund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