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856章 公平公正和奖罚分明_梦境人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来考虑,只管不理。那你怎么让下面的人对你认同?所以这些年的状态就是这样了。

  你说谁对谁不对?都没有道理。

  这个说的有点远了,咱们说企业。我认为,重点在于理,在于帮助员工建立认同感,归属感,给他们安全幸福。

  员工在外面提到企业应该是骄傲的,自豪的,这种情况下你还用耽心别的吗?

  抓好产品和科研,有高度认同归属的员工,你认为这个企业的未来会怎么样?那点福利还重要吗?”

  王比亚点了点头:“说的有些道理,我也比较认同其中的一些说法,但是,大锅饭的主要问题,大锅饭会造成消极现像吧?

  干不干怎么干,干多干少一个样。这样后来才提出来的打破大锅饭,按劳分配,对吧?”

  “也对,也不对。员工肯不肯干怎么干是出于生产需要,而不是某一项制度。”

  张彦明摇了摇头:“有清晰的产品标准,清晰的生产标准,员工怎么可能混?怎么可能干多干少都一样?

  造成这种现像的不是企业福利,甚至不是管理,而是市场模式。

  其实这个这么说起来怎么都是模糊的,咱们换个方式。”张彦明想了想问王比亚:“你认为企业应该有奖励和惩罚机制吗?”

  王比亚肯定的点了点头:“需要,而且很重要。”

  “那么,”张彦明想了想问:“这种奖惩措施需要公平吗?”

  “当然需要。”王比亚有点不理解张彦明的问题。

  “那什么是公平?”

  “呃……把大家放在一个平面上,奖罚分明。”

  “错。”张彦明敲了敲桌面,看着王比亚说:“这就是造成工人干多干少一个样的根本所在,但被装进了大锅饭里。”

  “为什么?”王比亚懵了,完全不理解张彦明的说法。

  “正是你说的这种,被广泛认为公平公正的规则,造成了多做多错不做不错的现实,然后大家自然能少一事少一事,开始混日子。

  这种广泛性的公平公正规则是国内最典型的施政策略,是机关单位的行为准则,所以才会只管不理。

  是一刀切,一张报纸一壶茶,门难进脸难看,大事当小事,简单复杂化等等等等的原因。没有之一。”

  “有这么严重吗?”王比亚吃下最后一个煎饺,用餐巾把衣服擦了擦,摇了摇头:“没想明白。能具体说说吗?”

  “爸爸(二叔)。”两个小丫头牵着张小欢张小乐走过来。

  张妈张爸,孙家敏和老康跟在后面,唐静一边走一边扎着头发。王佳慧现在是保护动物,要睡到自然醒。

  张彦明在两个大宝贝的小脸上摸了摸,给王比亚介绍了一下家里人。

  现在两个小丫头已经不用大人帮着打饭了,人家还能给弟弟打,可以照顾别人了。

  苏玉打着哈欠从正门走了进来,冲张彦明挥了挥手:“哥。”

  “苏玉姐姐。”两个小丫头惊喜的叫起来,苏玉过去一人亲了一口,摸了摸张小欢张小乐的脑袋,给张妈张爸孙家敏问好。

  “这是你孙姨夫。这是小苏玉。”张妈给苏玉和老康介绍了一下。

  “什么时候回来的?”张彦明问了一句。

  “前天晚上,昨天在家陪了陪爸妈。”苏玉答了一声,看了王比亚一眼,和两个小丫头一起过去打饭。

  张彦明和王比亚重新坐了下来,张彦明说:“就像一次性喝五升以上的水人就会有很大机率中毒,但是你不能说喝水会中毒。

  一切没有计量的理论都是胡扯,比如烧烤,油炸食品,隔夜饭,都是这个道理。这里包括你刚才说的公平公正。

  不同的岗位,不同的方向,不同的目标,不同的职业要求,不经过合理的细分就谈奖罚分明,可能吗?

  但是,要把这些全部细化分开做出不同的标准,是一件相当复杂耗时耗力的工程,太麻烦,所以也就没人做。

  其实大家都心里有数,糊弄着过嘛,反正自己即不用负什么责任,又没有什么损失。

  在这种情况下的所谓公平公正奖罚分明,事实上就是枪打出头鸟,谁做谁出错,不混能行吗?

  为什么在国内做实事的总是干不过什么都不做的?

  然后什么都不做的都上去了,其他人还敢做什么吗?”

  请收藏:https://m.yund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