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973章 一计不成又生二计_梦境人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里多点吧,原来打算建渝州职业学院二校的,正好给你们用吧,省着再建了。”

  “那二校呢?”

  “你们就直接改名叫京城职业技术学院吧,物流也属于职业嘛,没毛病。”

  “不干,我们就叫物流学院,就在这边了,那边还是让他们重建吧。又不是学生不够分。”

  张彦明笑起来:“你是打算兼个校长吧?能不能行啊?”

  “能行。”王洪刚也笑起来。他还真有这个想法。

  其实这个到是无所谓的事儿,张彦明想了想,又问:“那,职校的空乘班和地勤班怎么搞?是挪到你这边还是保留?”

  “保留吧,别改了,我这边就是维持学校原状,然后增加一个职业学院,专门用来培训提高咱们的员工。”

  “你找红叶没说这事儿?”

  “没有啊,这事儿不得你点头吗?我找红叶说的是航空公司这边搬迁的事儿,搬到新机场那边去,得红叶批复一下。”

  “感觉你就是想盖房子,一计不成又生二计。”张彦明撇了撇嘴:“行吧,你们随便折腾吧,规划出来了拿给我看看。

  对了,我答应同立军在那边给他弄块地搞个别墅小区,你别给忘了啊,那边弄一个可以。地都接过来了吧?”

  “接了,手续都清了,红线也出完了。我就是看地方太大了这不才想把学校适过来嘛,正好那边也确实需要一个基地了。

  这边用不完,你总不能全盖成经济房吧?”

  国内这会儿流行经济适用房的说法。

  其实这句话的是来自某一位领导当初对新建楼房的赞美之词,说这房子美观大方,经济适用,是现代化的市政设施。

  当时那是五十年代,楼房还是福利,不过经济适房用这句话就成为了对住宅楼房的统称。

  后来到了九十年代,房改开始了,这个话题被再一次提了出来,说要建设经济适用的房子,优先满足那些无房,住房困难的人民群众。

  于是,无房和住房困难的领导干部,亲朋好友,做生意的大老板们都纷纷住上了经济适用的楼房。

  生活富足有余的老百姓们涌入商品房市场,开始享受高品质的居住生活,开启了人生的美好篇章。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它都只是一个传说,名存实亡,一直到公租房出现。

  但是一言难尽,结果稍好,实质内容不太好说。

  “先做规划吧,规划出来我看看再说。”

  张彦明摇了摇头:“和市里申请公交路线和地铁线,这个工作得抓紧,会叫的孩子才有奶吃。”

  “明白。”王洪刚点点头,看了看时间:“你们的事儿说完了没?”

  “说完了,完美解决,喝酒。”黄厂长大手一挥:“走,老张和老李也去。彦明给我拿件衣服,还有老王,换一件。”

  他俩穿着正装,在公众场所喝酒显得不太好,需要换一下。主要是一个中I将一个大校有点实在太显眼了。部队上也有纪律。

  “你们是?”李姐看大家话说完了,指了指王洪刚和张彦明问了一句。

  “他是我的老板娘,我是他家物流公司的总经理。”王洪刚给解释了一下。

  “你不是军人吗?”

  “是啊,彦明也是军人啊,这有什么矛盾的?”

  “他们单位主要是接收安置退伍军人,不向社会上招聘,是接受军部指导的民营企业。”黄厂长给详细的说明了一下,怕她们有其他想法。

  “对,我们公司里要配政委的,主要管理层都是军人。好几十万人呢,不看着点也不放心哪。”

  王洪刚笑着开了句玩笑。

  “还有这种公司啊?”李姐还真不知道。

  “不但有还多呢,军地的,警地的都有,很正常的情况。”老黄站起来脱掉上衣:“走,今天好好一顿。”

  请收藏:https://m.yund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