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211章 秃是怎么练成的_梦境人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搞明白。”老孙又去脑袋上抓:“你说,明清那时候,他是怎么敢建五六层高的楼的?是怎么建出来的?”

  “你是不是油头啊?还是螨虫的问题?总看你在脑袋上抓,去检查了没有?都要挠秃了。”

  “你才要秃了呢?”老孙的脑顶确实已经有点稀疏了,这是他现在最大的心病,谁说和谁急。

  “去检查一下,看看中医。我感觉你这个和工作年纪什么的关系不大,应该是毛囊出了问题,或者是螨虫的原因。”

  “真的?”

  “嗯,看你总抓,应该是。尽量别去抓,配点好洗发水勤洗,去去虫少熬点夜。”

  这些人的洗发水这些东西都不会在商店里买,都是配制的,只需要在里面加点中药成份就行了,到是不难。主要是对症的问题。

  商店里的洗发水什么的残留太大,本身对毛囊就不太友好。

  到了四十多岁,引起毛囊出问题的东西很多,气血,熬夜,上火,暴晒,药物等等,需要做的是调理,是保持好的生活习惯。

  熬夜是对毛囊最大的伤害,越熬油越大,毛囊坏死的越快,然后就秃了。

  “等我去找人看看。你说,以过去的建筑工艺水平,五六层的楼是怎么盖起来的?”

  “还不就是那么盖起来的?你让我给你怎么说?反正是盖起来了,还挺结实。”张彦明笑着摇了摇头:“你还是问老曹头吧,我说不明白。”

  “可以用水泥吧?”

  “为什么不可以?土木石砖瓦水泥玻璃,什么不能用?把抗震放在第一位就对了。”

  张彦明匝了匝嘴:“这一片其实真正的历史性建筑不多,大都是清和近代的,包括小洋楼,所以原本水泥建筑就不少。”

  “古代真的五六层的建筑啊?”老孙又把这个话题翻了出来。他这段时间没事就研究古建,有点魔怔了。

  “有,宋代就有六层楼了,不是那种保存下来的塔,是真正使用的,居住或者开店用的楼,一般都是石木结构。

  也有砖楼,但是不多。古时候砖楼的造价比较高。

  古时候的层高也比较高,一般都在四米以上,五层楼差不多就相当于现在的七层甚至八层了。”

  老孙摇了摇头:“还是不理解。好几十米甚至一百多米,是怎么弄出来的呢?太特么厉害了,感觉比现代的建筑厉害多了。”

  “有什么呀,金字塔都能造出来。”廖娜在一边顺嘴接了一句。

  老孙哧了一声摇了摇头:“孩子,尽信书不如无书,那玩艺儿听听就行了。金字塔才搞出来几年?和古代建筑有毛个关系。”

  张彦明就笑:“嗯,那个是近代建筑。”

  “不可能吧?”

  “有什么不可能的?历史由胜利者书写,你以为外国人就不会造假不会吹牛逼?四大古国有仨是吹出来的,还有什么不能的?”

  廖娜和杨洋都有点懵,这话有点颠覆了,和她们的认知完全不同。

  “多看点书,这些东西从史书上都能推断出来。

  远的都不用说,西方的文明史各个方面基本上都是发生在十六世纪末十七世纪,原来就是产能低下的奴隶制农业时代,和咱们商周时期差不多。

  所谓埃及文明是什么时候?你知道大食吧?阿拉伯帝国知道不?

  那会儿他们是什么状态?哪里来的古文明还能和咱们同起同坐?

  都是扯犊子的,不过就是想压咱们一头,不想承认我们的伟大而已。这也是西方的,那也是西方传过来的,哎呀……”

  老孙摇了摇头,一副无可奈何的表情。

  其实这些话大多是张彦明平时聊天的时候说过或者表达过类似的情绪,然后这些人闲着没事就翻书找对证,然后就入了坑。

  也不能叫入坑,那都是事实。

  你说那些研究历史的就发现不了?也不是。

  这个东西有很大的政治成份在里面,人家先进嘛,而且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在外边洗过脑回来的。

  不证明国外的先进性正确性,怎么表达他们的崇拜和向往?

  两个丫头的知识储备完全不够拿来反驳老孙,但是又无法信服,鼓着小脸吭哧半天,廖娜一拉杨洋:“咱们买书去。”

  “知道买什么书吗?等下我给你们拉个单子,没事看看挺好的。”老孙淡淡的来了一句。

  请收藏:https://m.yund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