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五一章 醉枕东庄_醉枕东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阳乡下老家。

  本想让他去小彭庄,元枫却说东庄近,以后喝酒方便,就把酿酒作坊开在了小东庄。

  陶冬领着人,抬着个酒坛子进来,他抱拳笑道:

  “见过公子,听说几位公子过来,小人特送上自己酿的黄醅酒,请公子们品尝。您给我的酿酒方子,我已经试酿了两坛,只是还没到开坛的时候。”

  “东庄以前自己酿的酒太淡,府里都不爱喝。现在你来了,咱们东庄酿的字号可就能打出去了。”

  听元枫说起“字号”,李奏问:

  “陶冬,上次给你看的那个酒坊字号标志,你可满意?”

  陶冬呵呵笑道:“其他还好,就是把小人头像和名字标上去,那岂不是变成为小人扬名了?这是您和苏家的酒坊……”

  “什么酒坊字号标志?”又是什么新鲜东西?

  那日李奏向洛泱要酿酒方子的时候,说陶冬清高,最看重自己的酿酒手艺。

  洛泱就给李奏画了个酒坊商标:东庄酿,请认准“陶冬”标志,大唐只此一家,别无分号。

  该灵魂画手还画了个小人头像,代表陶冬。

  陶冬当然是满意的,这相当于每坛东庄酿都打上了他的烙印,承认了他的劳动和技术。

  更何况,以后东庄酿的收益,不管多少,都分一成给他。

  这是在为自己挣钱啊,陶冬连夜就跟着李奏的人赶回洛阳城。

  “这一定又是泱儿的主意,她这个鬼机灵,跟她在一起,就没有腻味的时候。”

  裴煊自从放飞自我,心里想什么就说什么,也不用在泱儿面前端着了,自己心里畅快了许多。

  “我好像听到谁又在夸我?”

  洛泱牵着萧飞飞的手,两人都笑嘻嘻的进了院子。

  看到陶冬那坛酒,萧飞飞忙说:“我们也买了酒来,据说是两京最好的黄醅酒。”

  陶冬不屑道:“你那是两京最好,现在拿进了东庄,就让公子们比比,陶冬酿的黄醅酒,可配得上东庄最好。”

  洛泱高兴的拍起手来:

  “好好好,我最喜欢做判官了。新醅陈酿莫问醉,击箸弹剑须放歌。咱们今天不行酒令,轮流唱歌,不能重复别人的,也不能跑调,唱不出来的罚酒一杯,唱跑调的罚酒三杯!”

  哎!你这小女人还真是酒来疯,上次保证的话忘脑后去了?

  李奏干咳两声。

  洛泱当做没听见,转身叫到:

  “荷花、丁香,快给大家倒酒。”丹娘也上前帮忙。

  元枫把萧崇义兄妹介绍给裴煊、顾允之,其实李奏在说凤凰城的时候,已经说了他们兄妹,现在是对上人了。

  李奏坐在洛泱身边,重新改了一下规矩:

  “我们五男二女,罚酒数,逢女子减半。”

  萧崇义笑着摆手:“六郎,别忘了,女子最是能歌善舞,我们还是想好几首歌,免得被她俩灌醉了。”

  反正又不用唱整首歌,我可是一句歌王,能把你们全唱趴下。

  洛泱居心叵测的哈哈笑起来。

  但是啊但是,还是太年轻了。

  当裴煊唱起李白的《清平调三首》时,洛泱才恍然大悟:

  自己居然以为,宋词才是拿来唱歌的,哪里知道唐诗里除了长篇古风、乐府诗、排律不能唱歌,绝句、小令都是可以入歌传唱的。

  更气人的是,他们一个曲子可以套进去唱任何一首五言或七言,太熟了,根本不跑调的好吧?

  “唱得好……你再唱一首白居易的花非花嘛~”

  洛泱托着腮帮子,醉眼朦胧冲李奏,笑着点歌。

  “轮到你唱了。你已经唱了门前游过的鸭子、从来不骑的驴子、不开门的兔子,下一首唱什么?”

  李奏也有些醉了,练了这几个月,他酒量见长。

  让他醉的是眼前这个傻女人。

  请收藏:https://m.yund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