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27章 求援(3)_重生之北国科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能实现!这个计划,92年中投产,并不等于它是全线投产。明年中,我们只需要把它的先导工程建立起来就好!”

  成永兴赶紧跳起来解释。吹牛吹太大了也不好,这就开始有副作用了。

  “什么意思?什么是先导工程?”

  所有的LCD生产线,设计的目标都是大批量生产。

  以DTI的产线为例,它的产能大概是一个月3万片。全年接近36万片。几条不同公司的一代线指标,也都是半斤八两。

  光电如果建线,也要建这个规模吗?也要建设月产3万片的生产线吗?

  其实不必!

  事情要以结果说话。DTI有月产3万片的产线,但他们每个月产出的合格产品是多少?是每个月4200片!

  所以逻辑上,光电只要建一个单班月产4千片的中试线就可以了!

  中试,顾名思义,只是个试验线。

  这样,不论是设计思路,建设周期,还有建设成本,都会大比例的下降。试验基地嘛,如果它的成本跟正式线一样,那为什么要试验?

  这种试验线所用设备,说穿了,就是光电实验室里,试验设备的放大版!

  你的产线,需要一个亿的投资,我只需要一千万!哪怕有些浪费,两,三千万美元,也应该可以拿下。

  就算对手的良品率,会随着时间的流逝,有所上升,但我们这边也可以跑双班啊!

  这个中试线的思路,才是成永兴敢揣着几百万美元,就杀入LCD产业的根本原因。这中间打的就是一代线的痛点:成品率。

  ————————

  当然了,这里还有另外一个目的。

  这次光电进军LCD产业的本质目的是什么?

  是挣钱吗?

  是,也不是。

  短期的利益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长期利益。

  光电可以挣钱,但更重要的是,让竞争对手不挣钱!通过搅局,争取时间,防止更多的竞争对手入场。

  这个怎么做到?尤其是在产能不足的时候,去抢别人的市场?

  通过降价!

  举个例子,在一个市场里,大家都卖苹果,价格都是十元一斤。这时候,突然有人喊出2元一斤的价格。

  哪怕这个价格的苹果数量很少,但它对于整个市场的买气打击,也是致命的。

  大家都会观望,等待另一个人也卖两元一斤!

  长久的等待!

  光电进军LCD产业的目的,是垄断!

  非垄断,不足以赢得足够的利润,去养活更加吞金的晶圆项目!

  ————————

  另外还有个问题,就算是成永兴能够找到足够的资金,把一条完整的产线建起来。其产能,年产36万片,根本不是第一次景气周期里,市场能够承受得了的!

  IBM的笔记本,爆款了,但就是爆款,92年也只卖出10万多台啊!

  所以只要是这产线一投入生产,哪怕没有竞争对手,它

  请收藏:https://m.yund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