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章 追梦赤子心_从1995开始的娱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初来乍到,在京城这个陌生的地方,也没有人脉,不可能有唱片公司主动来签约自己。

  还得靠刘浩自己去找唱片公司。

  还在江城的时候,刘浩就询问过律师,在相关部门将自己前两首歌曲做好版权备案。

  第二天打听好相关部门,刘浩又将从曾梨那天启来的歌曲先做好版权备案。

  接着刘浩便准备录制一首歌曲,结果打听了一番,即使去最简陋的录音棚去录首歌曲,都需要几千块。

  现在刘浩可舍不得再花这个钱,他买来一个二手的录音机和几盒空白磁带,准备自己先随便录一首歌。

  思考了一番,刘浩在四首歌里面选择了《情非得已》。

  刘浩选择《情非得已》这首歌的原因很简单,《情非得已》是一首吉他伴奏歌曲,而刘浩手中也只有吉他,还有一点《情非得已》是一首大众喜欢的流行情歌,容易得到唱片公司的青睐。

  一遍遍的在安静的时候弹唱《情非得已》,简易的录好了几张磁带,弄好了简历之后,刘浩便开始音乐公司的面试之旅。

  “......充满鲜花的世界到底在哪里

  如果它真的存在那么我一定会去.......”

  来京城寻梦的音乐人很多,那些最大名气的两三家大唱片公司,每天投简历面试的人多如牛毛,刘浩也是率先去大唱片公司,投递简历前往面试,接待的负责人看在外形的面子上傲慢的交谈几句,做了寻求好处的暗示,见刘浩迟迟没有反应之后,就根本就没给展现实力的机会很快就将刘浩打发走了,投递的简历和录音带,也如石沉大海般没了音讯。

  稍微弱点的,旗下有几张热卖唱片的中大型唱片公司,其中也有对刘浩产生一定兴趣的,甚至表达了签约的意愿。

  刘浩兴高采烈的前往,一番交谈了解之后,立刻便大失所望。

  绝大部分唱片公司和签约歌手间,是占主导权的。

  成名的歌手还好,唱片公司和气生财,不敢压榨的过分,还没成名的新人歌手,唱片公司可不会那么客气。

  唱片公司掌握着资源和渠道,歌手的包装,唱片的制作,发行,宣传几乎完全依托于唱片公司。

  一个歌手能不能火,能不能长时间的火,很大程度上是决定于唱片公司的。

  所以唱片公司给新人的合同,几乎和卖身契没啥区别。

  年纪稍大的新人歌手不低于五年,像刘浩这样年轻又有点潜力的往往十年以上。

  专辑收入歌手只能拿5%-15%,商演和其他收入也是唱片公司拿大头。

  签约合同以包装培训为由,更是没有准确明说何时会为歌手制作发行专辑。

  更重要一点,创作的歌曲版权是公司的,公司采纳之后才会分一笔买断费,而且优先提供给公司的成名歌手。

  若是签了这样的合同,刘浩就只能任由唱片公司搓扁捏圆,稍让公司不满就容易被雪藏。

  有了天启歌曲的刘浩是绝不可能签这样的合同的。

  “......用力活着用力爱哪怕肝脑涂地

  不求任何人满意只要对得起自己......”

  一些更加小型的唱片公司,基本没有独立包装歌手的能力,根本提供不了刘浩所需要的渠道资源,很难捧火歌手,签约几个新人也不过是刮刮彩票罢了,若是刮出彩票出了名,就会上供给其他大的唱片公司。

  这些日子里,刘浩还面试了一些打着唱片公司旗号的工作室和皮包公司,不是为了得到廉价劳动力,为了忽悠歌手签约磨解约费的,吹得天花乱坠,差点就把涉世未深的刘浩给忽悠进去。

  也幸好带着前世的一点模糊记忆,性格中多了一份机敏的刘浩才察觉反应过来。

  二十多天的日子里,刘浩几乎一无所获,正当刘浩有些无助和气馁的时候,正当刘浩质疑自己的坚持到底是不是完全正确的时候,这个时候又发生了天启。

  “.......失败后郁郁寡欢

  那是懦夫的表现

  只要一息尚存请握紧双拳

  在天色破晓之前

  我们要更加勇敢......”

  “也不算是一无所谓吧,谢谢你老人家给我的鼓励。”

  刘浩对着天启心中感谢道,刹那间满血复活,一时间也恢复了动力。

  请收藏:https://m.yund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