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八二章 两国使者_大明开荒团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这些农业科技不过是冰山一角,可凭这一角,您说徐光启可不可以位列二品?”

  何宗彦重重点头道:“可!大可啊!”

  何宗彦茅塞顿开。几千年来,虽然哪一朝都喊着以民为本,可是有哪一个朝代真把百姓死活放在心的?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读圣贤书考取功名才是唯一正途,种地那都是贱业。

  到李易这里一切都变了,是李易做错了?还是大家对圣贤的话理解错了?

  何宗彦是满腹诗书的人,平时也经常发现朝廷所作所为于理不合的地方。现在他有些怀疑,李易做的是不是更符合圣贤道理?

  放下这些纠结,何宗彦又提出了一个问题:“我还有一事,需要司令解惑:开荒团的地域广大,现在已经不逊于大明。既然开荒团能建立科学院,惠及万民,为什么不走王道路线,静待国富民强,四夷宾服呢?为什么还要四处挑起战争呢?岂不闻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不等李易作答,谭菜根敲门走了进来,报告道:“司令,漠南蒙古特使诸葛青求见。”

  李易高兴道:“诸葛先生来了?赶紧请进来,请进来!”

  李易转头对何宗彦道:“这诸葛青是一书生,不堪鞍马劳顿。几天前来信说出发了,今天才到,明显是怕吃苦啊。”

  何宗彦不知道说什么好。

  我这大明使臣正坐在这里,你还让蒙古使臣进来?你李易这么大个人了,还懂不懂规矩?

  人说王不见王,这特使能见特使了?

  你时间紧到不能分开接待?

  蒙古和大明一直打生打死的,并没有建立睦邻友好的外交关系。我坐在这里,看你们会见,合适吗?

  反过来说,蒙古国特使也会如坐针毡吧?

  这李易果然是年少气盛,没人教导,欠缺了规矩啊。

  他这正腹诽呢,听门外传来爽朗笑声:“哈哈哈,李易,你背后编排我什么坏话呢?”声音未落,一个年清癯书生走了进来。

  诸葛青的名字何宗彦自然听说过。

  汉人在蒙古那边做官的大有人在,这个时代也没人计较什么汉奸二字。毕竟蒙古人入主原百年。算后世满清八旗也有汉军旗,也没人太在意这个。

  国的历史,几乎是北方少数民族和汉族轮流坐庄的历史,如果说汉奸,谁都跑不了。

  算自己不是,爷爷也是。算爷爷不是,老祖宗肯定没跑。甚至自己虽然是汉姓,可是却有其他民族血脉融合也未可知。如唐朝皇室李氏,有鲜卑人的血脉,有谁说李世民不是汉人了吗?

  何宗彦礼貌的站了起来,李易迎到门口,笑道:“按正常速度先生你早该到了,不是懒是什么?”

  诸葛青拱手行礼道:“路遇暴雨,姗姗来迟,恕罪恕罪。”

  李易回礼道:“天时五常,看来我错怪先生了。”

  诸葛青有些感触:几年前,诺

  请收藏:https://m.yund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