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367章 朱允炆与燧明国_极品捡漏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被朱棣杀掉的,剩下的,城内城外,中秧与地方,所有人都在观望。

  正因为除了少数忠于朱允炆的忠臣外,没人愿意尽心尽力,所以才会出现种种无法解释的离奇现象。

  朝廷军接到命令去杀朱棣,他们跟闹着玩似的,上班打卡,混吃等死。

  朱允炆说‘勿使朕有杀叔之名’,意思是你们手脚干净点,别破坏我形象。然后那群二五仔,真的理解成了字面意思,碰着绝境的朱棣,装没看见。

  偌大个朝廷,九成河山握在手,兵强马壮,城坚炮利,粮草充足,结果却是一群二五仔,愣没打过一个弱得多得多的朱棣。

  可以想见,逃亡之后,幡然醒悟的朱允炆,内心有多么崩溃。

  他用鲜血在日记本、逃亡笔记的第一页,写下‘群臣害我’,也就不足为奇、可以理解了。

  陈宇叹了口气,摇摇头,轻声道:“王权,江山,仁义,能操纵人心,才配得天下。你爷爷朱元璋把盘子捂得太严实,一点缝隙都没留。”

  “那些觊觎皇权的家伙,找不出一点取代你们老朱家的可能。”

  “因此,他们知道,不管你和你四叔怎么闹腾,最后皇帝都姓朱。”

  “所以他们达成默契,两头观望,都不得罪。谁赢,他们臣服谁。”

  “你确实很惨。”

  “但从历史的走向来看,你四叔朱棣当皇帝,也不算坏事。”

  陈宇感慨一番后,继续翻看朱允炆的日记、逃亡笔记。

  朱允炆从排水渠钻出皇城后,趁着兵荒马乱,在几个心腹太监的拼死掩护下,一路向北。

  是的,向北。

  因为北方是朱棣打过来的方向。

  朱棣肯定以为他往南逃了,所以会派人去往南寻他。

  朱允炆一路往北,艰苦卓绝,险象环生,但还算是幸运。

  走了一路,他经过一些州府郡县,也遇到了一些死忠的基层官员,挂印封金,坚定选择追随他。

  之所以是基层官员,是因为地方高官,逃亡中的他没法见,也见不着。

  他都意识到各州府郡县的大员是二五仔了,他更不敢相见。

  “嘶!”翻过下一页,陈宇不由倒吸冷气,浑身汗毛炸立!

  他看见……

  朱允炆被一群死忠掩护着,一路向北,到了……

  到了燧明国遗址!

  朱允炆在日记中说,这个地方很奇怪,生长着一些很容易着火的树木,让他想到了传说中燧人氏取火的燧木,没想到燧木居然真的存在,未曾灭绝。

  不过由于他走一路,北方失踪了不少基层官员,已经称帝的朱棣有所察觉,开始加派人手,往北追杀。

  朱允炆不敢在燧明国遗址耽搁太长时间,又匆匆上路了。

  这次他们兜了个圈子,又开始往南逃亡,隐姓埋名,一路风尘,最苦的时候,甚至有上街乞讨的经历,终于到了南海。

  看到此,陈宇双手颤抖,捧着朱允炆的日记本,眼神无比怪异,直勾勾盯着朱允炆的尸体,激动到说不出来话。

  过了不知多久,陈宇才从喉咙里憋出三个字来。“你……没命。”

  “你果真没有真龙天子的命格!”

  “因为传国玉玺,就在燧明国!”

  “当时传国玉玺就在你身边!你要是能发现它……”

  如果朱允炆能在燧明国遗址找到传国玉玺,不说扭转乾坤,起码天命所归。在那个迷信的时代,他站出来,振臂一呼,传国玉玺往外一亮……

  朱棣造反上位,‘清君侧’就是骗小孩的把戏,朱棣自己喊着都心虚。

  到时他本就名不正言不顺的法统,会崩塌得连渣都剩不下。

  建文帝得传国玉玺,这么玄乎的事若昭告天下,恐怕追随者不在少数。

  最起码,朱允炆能靠传国玉玺,得到和朱棣再次较量的机会。

  然而,朱允炆在燧明国遗址,跟传国玉玺擦肩而过。

  请收藏:https://m.yund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