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09章 和帝师的过往_我养的太子黑化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09章和帝师的过往

  明面上,帝师并没有获得什么好处,反而在促使对手家族实力变强,但实际上,他作为发行者,后来再一步步掌控科举,简直就是实至名归的事。

  所以没过几年,他就成了真正的“帝师”,所有从他手下考出来的,都是他的弟子,那些弟子不管来自哪一家,都必须对他行师礼。

  沈家的地位因此越来越牢固,那些和他暗中交易、提拔起来的庶子,也会成为他隐藏在暗处的中坚力量。

  当初谢琳琅提出这份提议时,帝师身边很多幕僚都觉得她是在异想天开,绝对不可能通过,毕竟谁敢动世家嫡系的利益,那就是在与他们为敌!

  只有帝师慧眼识珠,发现了其中的可行性,从而对她刮目相看。

  这科举的提议看似冒险,但立意极远,实操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可解决之后,获得的,便都是收益了。

  帝师从中看到了几年后的光景,从而明白一旦成功,自己将成为最大赢家。

  而谢琳琅提出这样的方案,其实也有自己的小心思。

  没有科举,那些普通老百姓一点上升的途径都没有,一旦有了科举,哪怕只是贵族们剩下的边角料,对他们来说也够了。

  这是她暗暗走出的十分关键的一步,只要有一个平民可以通过这种方式爬上去,那么就会带动一系列的连锁反应。

  可惜,科举推行之后几年都没有哪个平民可以爬上去,这主要是受限于教育,一般来说,平民是没有机会得到“高等教育”的。

  所以后来谢琳琅尝试着一步步加深这种影响,先是鼓动帝师办了国学堂,给平民一条可以获得教育资源的途径,二是自己身体力行,破格参加殿试,获取状元,成为平民的榜样。

  可以说,不管是推行科举也好,鼓动帝师办国学堂也好,这都加深了帝师在朝堂和民间的影响力。

  一旦以后真的有平民当官,虽然会削减其他世家的势力,但沈家绝对会越来越强。

  她会这样为帝师考虑,除了有自己的小心思以外,还有就是感谢他当初的相救之情。

  作为回报,帝师对她也越来越看重,这种看重让她渐渐的体会到了“师恩如山”的感动,所以他们之间的关系也从一开始的互惠互利,变得亲厚起来。

  只是谢琳琅当初拜师时,就曾告诉过帝师,她之所以努力变强,一个是想真的做点好事,还有一个,就是想报皇后的救命之恩。

  她没有明说这救命之恩是什么,但表达了自己一定要报恩的决心,帝师当时也答应了她,说有什么情况,一定会告诉她。

  结果后来,她长大了一点,在很多事情上,和帝师的分歧也越来越大。

  一开始,她顾念感情,很多时候都默默退让了,因为知道帝师在那个位置也不容易,更因为他对自己真的很好。

  

  请收藏:https://m.yund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