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4章 尹洙的评价_调教大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儒学是什么?

  是先有人?还是先有信仰?

  是人重要?还是信仰更重要?

  唐奕用三个问题,向尹洙抛出了一个现代人对古代中国的的拷问。

  不可否认,华夏文明是伟大的,儒学思想也是伟大的。同样也不可否认,在一千多年前的宋朝,华夏文明就已经具备了文明晋级的可能。

  那为何华夏文明踌躇千年,还一直都在原地踏步?反倒是西方世界,在极短的时间里,从野蛮走向文明,从而推动了整个世界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呢?

  这里面的原因有很多。

  其一,中华民族所处的地缘条件,决定华夏文明从一开始就是能够自给自足的农耕型内向民族。

  华夏上下五千年活力有余,但创造力不足,始终不能形成一股推动文明前进的动力。

  我们占着一块相对于周边国家最好的土地,吃得饱肚子,穿得起衣服。我们不需要更高的科技水平来创造生存条件,我们甚至不需要神灵来告慰灵魂,我们只需要一个先进的哲学思想来教化国民就可以了。

  所以,五千年的历史,宗教一直没有成为主流,反而是仁义礼智信,这种最为温和的美德广为流传。

  其二,中华民族在绝大多数时间,都是这个世界的领头羊。任何外来种族,不是被其吞噬,就是在历史的长河中慢慢被同化。

  来自阿拉伯世界和欧洲的文明,始终不能对汉文化形成威胁,更谈不上冲击。没有碰撞,就没有火花,现代文明之火就无法点燃。

  直到十九世纪中叶,我华夏骄民还认为,大清是这个世界的中心,除了我们大清的土地,其它地方都是蛮荒之地。我们大清的东西就是最好的,我们大清的人就是最高级的种族。

  然而,两次鸦片战争彻底把中华民族打醒了。

  原来,我们不是最先进的。

  原来,欧洲人把全世界都差不多抢光了。

  原来,我们已经落后了。

  那我们早干嘛去了?早就不知道吗?

  知道!唐朝开始,华夏就是世界的中心,万国来朝。

  宋朝时,东南沿海就停满了阿拉伯商船。这个时候的大宋朝,已经开始从原始自然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形。

  西方传教士明朝就来到了这片土地。

  但是,没用,我们根本不信他们的。

  你说出大天来,还不是看着我大中华的繁荣流口水?说出大天来,你的国家不也没有我的国家强?我的,就是最好的!

  一直都是外族跟在我们的屁股后面学我们,哪有我们学外族的道理?

  其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儒学。

  孔子周游列国,见天下纷争不断,礼崩乐坏,这才有了儒学两千年的璀璨历史。孔子的本意是用儒学教化世人,尊礼治,重德治,尚仁治。

  儒学创立的初衷其实就是一门哲学,一门治世的哲学。这正对了咱们的胃口,来的正

  请收藏:https://m.yund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