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直说_古代科举之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秦遇把题卷和答卷收好,背上书箱出县学吃饭。

  次日,他一大早就把他的答卷和信件寄了出去。

  秦遇看着灰白的天空,心里有片刻的茫然,随后眼神重新坚定起来,不管如何,他已经尽全力了,其他的,交给天意吧。

  这边他把信送出去,另一边又收到了苏秀才的信,对方问他还回来府学念书否。

  秦遇敲了敲额头,他怎么把这茬忘了。

  他挑了一天空闲时间,去府学办理了退学,他已经想好了,就算青溪书院不要他,他到时候也要去郡城那边看看,他在府学里已经学不到什么了。

  苏秀才颇为遗憾,对他而言,秦遇真的是一位很好的同窗和友人,性格温和却不失原则,学问通透却不倨傲。

  以后他可能都很难再遇到这样的人了,苏秀才有些悲伤的想。

  县尊大人知晓了秦遇的做法,还把人叫过去询问了一番,秦遇当然没有蠢到实话实说,而是道他现在年轻,正是出去走走的好时机。

  秦遇以前经常听到一句话,叫做“父母在,不远游”。

  其实这句话是单拎出来的,并不完整,后面还有一句“游必有方”。

  整段话联系起来的意思是,你去哪儿,一定要给家里人报信儿。而不是以孝顺的名义,把子女留在身边。

  县尊大人沉默了一会儿,最后还是没说什么,让秦遇回县学了。

  秦遇很喜欢跟教谕交流,可惜教谕太忙了,他们交流有限。

  他们曾经聊天时,教谕毫不掩饰对秦遇年轻的羡慕,还道自己若是年轻十多岁,肯定还会接着往上考,但现在他已经精力不济了。

  且不提沂溪县到京城的遥远路途,就是会试九天,一般人也吃不消,若是运气不好折在里面,那也只能自认倒霉。

  自己死了都还没啥,可家中老父老母,妻子,儿女又该如何。不能不考虑这些现实问题。

  秦遇觉得教谕真的是一个好男人,虽然平时为人严肃,但事关家里人,对方方方面面都考虑的很周到,从而做出最好的方式取舍。

  不像那些戏文里,书生的形象就是千篇一律的薄情寡义,贪生怕死,自私自利,懦弱无用。

  随着天气愈发寒凉,秦遇在县学讲学的时间也到了,其他人都舍不得他,希望他能留下来。

  秦遇委婉的拒绝了。

  秦怀铭失落又沮丧,没想到扭头,秦遇就登门来给他一对一讲学。

  什么叫做天降馅饼,这就是!

  方氏笑的见眉不见眼,赶紧让人收拾了家里最好的房间给秦遇居住,秦遇摆手说不用,他晚上要回家,不然家里冷清。

  方氏想想也是,没有再劝,只是努力在其他方面下功夫,送到秦怀铭房间里的茶点饭食都是顶顶好的。

  秦崇恩捋着胡子,掩不住一脸得色,走路都带风。

  他就知道他这个子侄心地仁善。

  赵锦堂听说后,跟

  请收藏:https://m.yund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