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3章 送医下乡_惊涛拍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着药丸,一边拼命的在采石场装着石头。这让韩冬非常感慨:这健康重要,还是钱重要啊。

  学医出身的他,对健康有着更深的理解。

  怎样是为百姓着想?怎样才是为百姓真正做事?不但要使他们的腰包鼓起来,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健康快乐。

  他突然有了重大的想法。

  "小蕾,我韩冬啊,"他拔通了郝小蕾的电话,"忙吗?最近工作紧,也没有时间和联系,要不今晚请你吃顿饭。赏光不?"

  "噢,韩冬啊,难得难得,你这么忙还有时间打电话啊,这不耽误你前程吗。小女子实在不敢担啊。如此下去,上花林肯定多个和尚。“郝小蕾如破袋的豆子,苦水与不快哗啦啦全吐出来了。

  “在我眼里郝小蕾可不是小气的人哟,几天不见,咋变了,进了大医院变成了小大夫,这可不般配哟。"韩冬知道小蕾风凉话背后的含义,调皮话不知觉中脱口而出了。

  "少贫了,本姑娘今晚还真没时间,一台手术在等我。说吧,有啥事。你这人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又常为过河拆桥之人,不可交。"

  "想哪去了,不就是想吃顿饭叙叙同学情嘛。你不提还好,谢你提醒,我立马想起来一件事需要你帮忙呢。"

  "少卖关子,我还有一台手术等着我呢。快说。"郝小蕾显然有事,否则不是那么急切。

  "周六或周末,想让你们大夫们到上花林游山玩水,顺便给百姓搞搞义诊,让大伙也享受回专家级待遇,这事全靠你玉成。"

  "这样的话,我得向院领导请示,你就会给我出难题,医院又不是我家开的,成不成,可不好说。"

  韩冬知道,这是郝小蕾卖起了关子。她爸卫生局领导,谁不给也得给她面子,再说这是民心的公益活动。谁愿违民心民意而为呢?

  “那就拜托郝小蕾同志了,我代表上花村一万多群众先谢谢你了,这情这谊记在我头上了,韩冬用一生感谢你呗。"

  郝小蕾那头是咯咯的大笑,这傲气的冬子也有被自己驯服的这一天,爽!

  周日一上午,韩冬租了两辆大巴,把大夫和有关检测仪器一同拉到了上花林。他没有想到,县电视台的记者在郝小蕾的联系下也一同来到了上花林。

  在上花林的服务区的门口站满了前来就医咨询的群众,几千群众围着大夫问这问那,那壮观的场面让县电视台记者为之动容。

  今天来的,都是县医院顶级的专家。群众知道,平日见他们看病需要挂号花钱的,今天免费义诊那还不问个够。

  正当义诊进行的如火如茶之际,而王翠英却一头倒在了地上,不醒人事。

  韩冬大惊失色,把王翠英赶紧抬进了大巴车,火速赶往了县医院。

  王翠英推进了急诊室,走廊外是焦急等待的韩冬,郝小蕾,以及县电视台的记者。

  高高兴兴去看病的王翠英,咋一看完,就倒在了回家的路上呢?这里面肯定另有隐情,韩冬把疑问抛向了郝小蕾。

  郝小蕾这才道出了实情。王翠英的腹腔长了一大瘤子,已经好几年了,她始终认为是发胖,但又感觉隐隐的疼痛。当告知可能长了瘤子时,她立马变了脸,精神高度紧张,总认为是绝症。任凭怎么向她解释也不信,这才出现晕倒的一幕。

  王翠英醒过了,主治大夫建议她立马做切瘤手术,瘤子太大,若恶变悔之晚矣。

  王翠英坚持不做,当听说手术费需要上万元时,她更坚持不做了。她有两个儿子,大的刚订婚,已花干所有,哪有闲钱手术呢?二儿子也要快到了订婚的年龄,自己看病拉了饥荒,怎对得起小儿子呢。再说自己一动手术,今后还不知道能不能干活,自己成了拖累,小儿子更不好娶媳妇了。

  王翠英顾虑重重,但最大的还是钱的压力。

  韩冬坐不下去了,“翠英嫂子,命重要还是钱重要,你家困难,你的手术费我全出,你同意动手术,行吗?"

  王翠英失声痛哭,拉着韩冬的手泣不成声,"冬子,这让嫂子说啥好啊。你是咱上花林的福啊。"

  手术顺利的进行着,韩冬的心被揪得紧紧地。

  请收藏:https://m.yund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