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7 现在的学生,一代比一代厉害了啊(求订阅)_我有科研辅助系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组会结束后,众人相继离去,许秋单独留了下来,和魏老师一起花了十几分钟时间,又过了一遍他自己的文章。

  在讨论的过程中,许秋从魏兴思的神色看得出来,魏老师对这篇NC文章非常看重,重视程度明显超过了自己之前发表的那篇AM。

  倒是不难理解,如果这篇NC能够顺利发表,那就是魏兴思在回国后第一次挂《自然》开头期刊的第一通讯作者,算是一个小里程碑式的事件。

  要知道,魏兴思在国外做了十多年的研究,虽然AM、JACS这种老牌材料、化学类顶刊的一作文章有好几篇,但《自然》开头的文章,并没有一篇是一作或者第一通讯作者的。

  挂二三四五六七八作者,或者第二第三通讯作者的《自然》大子刊文章,魏兴思倒是有,而且数量还不少,接近十篇。

  总的来说,魏老师的科研能力可能不是顶尖,但PY功力属实不错。

  NC作为《自然》的小子刊,和AM算是同级别的期刊,前者可能稍微比后者强上一线,但也不会强太多,最初给NC的定位就是回收那些冲击《自然》主刊或者大子刊失败了的稿件。

  人们对NC的追捧,更多是因为它带着“自然”这两个字,就像当初《自然》期刊公司推出的所谓“NC第二”的Sci.Rep.,后来扑街到了三区,或许就是期刊名称上面没有N的缘故。

  毕竟,《细胞》、《自然》、《科学》这三大顶刊在学术圈里的地位是公认的,大多数研究者都渴望能三大顶刊上发表一篇文章,这样才有机会混入学术界最上面的那个圈层。

  然而现实是残酷的,世上大多数人是凡人,大多数科研工作者也只是普通的科研工作者,不可能人人都能取得惊世骇俗的成果出来。

  他们自认发表不了CNS三大顶刊,发它们的大子刊难度也不小,拿《自然》的几个大子刊《自然·材料》等来说,它们的影响因子和主刊差不多,40左右,甚至有的比主刊还要高,在上面发表的很多文章,影响力不见得比发在主刊上文章的差。

  主刊上不去,大子刊也不行,这个时候挂着“自然”前缀的NC便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发一篇NC,出去开会的时候也可以吹一波牛。

  伪·大佬:“哈哈,我们课题组今年喜提了一篇《自然》的子刊。”(其实是一篇NC)

  真·大佬甲:“恭喜恭喜,有空过来玩啊。”(去年刚发一篇《科学》)

  真·大佬乙:“大佬,合作伐?”(今年刚发一篇《自然·材料》)

  虽然别人心里上可能想着“啥子刊呀,名字都不说,一定是NC吧”,但至少面子上不会落下。

  也算是鄙视链吧,能发CNS主刊或者大子刊的人,会觉得NC也就那样,不过连NC都发

  请收藏:https://m.yund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