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77章 上门_我在现代与初唐之间反复横跳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得不说,想得还挺美。

  原本觉着就是为了多要几个骊山学宫的入学名额,不曾想那郑仁基前来,于此事只字不提,就一门心思让给女儿许婚。

  许婚就许婚吧,还指名道姓,说什么小女心有所属,非枟阳公不嫁。

  又说什么只要能入枟阳公府,便是做妾也无妨,恳请陛下恩准。

  这就有趣了。

  堂堂五姓女,连皇族都看不上,不远千里而来,却只为给人做妾。

  这是真嫁不出去了么?

  还是说,没人要,等不及了,哪怕做妾也要把自己给嫁出去?

  显然没这么简单。

  这事,摆明就是打着嫁女与人做妾的幌子,欲要争取最好的资源,为郑氏将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因为陈远那厮才是最顶级的资源,若是能到他身边,哪怕只是做个妾室,好处也不可估量。

  反过来,要没有那人,新官学无从谈起,骊山学宫也只不过是把国子监换了个地方。

  而真要到那一步,区区几个学宫名额难不成还有问题?

  即便届时不入学宫,入村学也行啊!

  堂堂郑氏,门庭显赫,女儿即便做妾,那也是不一样的,安排几个家中子弟入村学,即家学,必然不成问题。

  以陈远的为人,也别说区区几个,就是几十几百,他估计都照收不误。

  反正不用他天天守着。

  反正是为这片土地培养人才。

  所以到底要不要恩准呢?

  那肯定是要的。

  一来可以解开这个结,把过去的尴尬化作一桩美谈,二来可以更好的拉拢郑氏,获取郑氏的支持。

  然后站在皇帝的角度,不论幸福书院还是骊山学宫,多收人都是好的。

  多一些非关陇的子弟,更好。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可以更好的把陈远那厮留下来。

  毕竟这里不是他真正意义上的家。

  之所以一直默许永嘉跟他不清不楚,很大程度上还是最初的想法,那就是让他有牵挂。

  也因此,这样其实是一举四得,怎么他都不亏。

  关键这事还可以操作。

  过去那点事,满朝皆知,而今郑仁基带着女儿来求赐婚,也实属应当。

  他有充分的理由来促成这件事,关陇各家就是再不爽,也不能反对。

  反过来,如果这次提出的不是郑家,而是别家,那么即便他再愿意,也是不能答应的。

  毕竟他也不能只考虑他的利益,哪怕他是皇帝。

  只是他也没想到,在得到他的首肯之后,郑仁基又提出一项请求,那就是,恳请暂缓赐婚。

  暂缓赐婚……

  这个请求有意思。

  感觉像是脱了裤子放屁,要不是心知肚明没有冒犯的意思,他都要以为郑氏这群人仗着他有愧不占理耍着他玩了。

  直到这一日他在村里看到郑丽婉。

  这一日,如过往一般,李二起了个大早,在一众护卫簇拥下,骑着摩托车,沿途一边视察秋收情况,一边朝

  请收藏:https://m.yund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