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06章 年礼_我在现代与初唐之间反复横跳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就这么点事,一边吃,一边聊,等聊得差不多,肚子也饱了,随后陈远又一头扎回了大唐。

  此时的琼州依然忙碌,优越的气候条件决定了哪怕时间已经步入农历十一月,岛上也依旧温暖如春,农业,工商业,依然繁忙繁荣,丝毫不受时令影响。

  关中却是一番截然不同的光景。

  陈远也没急着回。

  孩子还小,郑丽婉也还没出月子,是以回来之后依然呆在琼州。

  因为这边气候比较好,大人小孩都舒服。

  这段时间也没什么事,毕竟框架都搭好了,有事也只是一些流程之内的事,等闲用不着他来决断。

  但是结果又很不错,尽管随着时令的变化晒盐的高峰期过去,可白糖的产量却上来了。

  这可不再是黄泥淋糖,这是正儿八经的工业糖,有红的,有白的,色泽通透,颗粒均匀,已经初步有了技术门槛,不再是看一眼就能仿制。

  在此之外,随着本土渔船和米厂酒厂相继投入运营,一时间琼州的海货,大米,黄酒,白酒,风靡长安。

  直到农历十二月,亦即腊月。

  天气依然暖和。

  此时的琼州大地阳光普照,海风习习,沙滩上可以捡到掉落的椰子,也能抓到各种新鲜海货。

  这个时候事情就多了。

  步入腊月的第一天,陈远便组织召开了一次全体工作会议,对年前的收尾工作进行部署。

  首先是工作总结,今年干了什么,取得了哪些成就,有哪些问题,接下来要干什么。

  其次是盘点统计,各基层,各统计口,各司各库,对库存及人口等进行多方面统计盘店。

  会议结束,马不停蹄,组织人手,物资,开始慰问,范围从基层各村寨到钢铁厂船厂等大型企业,可谓是遍布琼州。

  三日后,琼州府官方发布年度工作总结报告,从各方面对琼州这一年的发展进行描述,并对所有参与贡献这一成果的人们表示感谢。

  到第四天,来自两县县衙以及州府各司的年礼发放计划送到案头。

  这才是重头戏。

  对于劳动者来说,什么都是虚的,再多的表彰感谢,不如一袋米来得实惠。

  陈远拿起来一看,还行,虽然计划是各部门自己提,但不是想怎么发怎么发,更不是想发多少发多少。

  这些都是有限制的,不能超过定额,最终拨付也是州府财政。

  基本上也没什么差距。

  差距已经在平时体现出来了,作为年终奖的年礼,不分职业,不分社会阶层,不论贡献大小,奉行的是劳动无贵贱的宗旨。

  即便身为刺史,他也没比最底层的农户多拿多少。

  只是拿的东西不一样。

  BR县衙提出的计划里,底层农户发的是大米,布匹,糖,而作为县衙公务人员,想发的是耗油,精盐,糖。

  价值上差不多,都是论人头。

  感觉没什么问题,陈远大笔一挥

  请收藏:https://m.yund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