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3章 文脉_从民国开始的诸天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名鼎鼎的横渠四句。

  “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

  他不由心驰神往,横渠先生张载可是北宋五子之一,另外的五子分别是周敦颐、邵雍、程颢、程颐四人。除了张载之外,其余四人都是理学家,邵雍虽然入道,但也是两宋理学家奠基人之一。

  他现在虽然没有资格说继承关学道统,但师承关学大儒朱先生,至少说出这横渠四句也不会惹人发笑了。

  “儒学道统,是由濂溪先生(周敦颐)、明道先生(程颢)、伊川先生(程颐)上承孟子的,我们书院,本来非五经、孔孟之书不读,非濂、洛、关、闽之学不讲。”

  朱先生缓缓说道。

  濂,指的是濂溪先生周敦颐;洛,指的二程兄弟;关,则是横渠先生张载;闽,指的是朱熹的闽学。

  “但……如今时弊日显,芸台先生(阮元)在杭州西湖孤山创办诂经精舍,“精舍者,汉学生徒所居之名;诂经者,不忘旧业,且勖新知也。””

  “芸台先生创办的诂经精舍,崇汉学,轻理学,祀许慎、郑玄,不祀宋程颢、程颐、朱熹,里面倡导实学,经史、政事、天文、地理等……”

  “所以书院也增添了一些实学课程,你们若是感兴趣,也可学习一二,不过事分轻重缓急,你们先过了县试之后再言其他……”

  朱先生领着他们拜了三幅画像之后,然后笑着说道。

  四人点头。

  当下拜师仪式结束,师娘也在膳房做好了午餐,几样小菜,荤腥较少,大多都是山里的野菜,饭也是包谷糁粥,里面搭着一些珍珠米。

  “吃吧!”

  朱先生率先动筷,在桌上的几人这才开动了筷子。

  实则在白鹿书院另有膳夫做饭,只不过师娘朱白氏是一个闲不下的主,膳夫做的饭色虽然较后宅稍好一些,但不和朱先生的胃口,偏于清淡。

  书院学生亦是不少,不能为了先生一人,而让其他学生吃不惯。

  “我已经在后宅收拾了两套屋子,你们两人一套,住在一起,日后饭食也就在我这里吃了。”朱白氏没有上桌,等一行人吃的差不多了,她才颠着小脚走过来收拾桌子。

  “那……谢谢大姐你了。”

  白嘉轩没有推辞,他之所以送几个娃娃来白鹿书院,为的也是如此,虽然县城住宿费不贵,但留在书院耳染目睹,近朱者赤,无疑更好,朱白氏所说正是如了他的心意。

  他见朱先生没有反驳的意思,从褡裢里摸出三四个银锭,估摸着有着十几两,塞到了朱白氏的手上,“反正都是族产,族里就等着这几个娃娃出息呢,姐你不要拒绝,不然额可不好让娃们在你这久待,而且你看你和姐夫吃的清汤寡水的,这几个娃娃正是半大小子,得吃点好的……”

  他说招待客人的饭菜简陋,朱白氏笑了笑,没有搭理他,但也是将送出去的手收了回去。

  要是其他人说饭菜简陋,那是得罪人。

  可白嘉轩和她是亲姐弟,这些年帮衬扶持,来往多少次也没有说饭菜简陋的事,这桌饭菜也比他们平常吃的要好上一些。细思一下,就知道是借口让她收下银子。

  要是只让白孝文一人留下,那么她无论如何,也是不肯收钱的。可还有另外三人,说是族产,也合适的很。

  发达了,回报乡里,是极为正常的事。

  多谢每个梦里想念的他打赏的100起点币,摸鱼人永不眠打赏的1500起点币,书荒迷重打赏的100起点币,还有20171110201821967和20180731202407373分别打赏的100起点币。

  有很多人说朱先生一个举人,有啥人脉,今个就写上了。

  别小看关学正统这四个字的分量。

  朱先生原型在民国曾被当时的秦省主席杨将军亲自请去当官的,但推辞了,卢沟事变后,散尽家财,招募五百乡民北上抗日,可惜病逝了……

  请收藏:https://m.yund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