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350章 暴风雪_逍遥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明书科,也就是书法比赛,照例是从几十人中选一人,授从九品下的官职而已。

  书法的好坏,对于治国有何作用呢?

  其实,答案就在推广教育之中。让明书科及第的贡士们,暂时以从九品下县教谕的官职,就可以掌握住几十个县的基层教育权。

  字写得好,必须下过苦工夫读书,才有可能精进。

  只不过,这些人的四书五经学的不怎么样罢了,没办法挤入进士科的那座独木桥。

  说白了,李中易要的就是不把书读死了的读书人!

  这句话虽然十分的拗口,但是,逻辑是清楚的:四书五经读得越好,越容易误入独尊儒术的歧途。

  明法科,也就是法律考试,这没啥可说的,只要能够答对一百题中的九十题,就可以及第。

  明算科,总共也就三十名举子参与考试,李中易自然不可能放弃其中的任何一个,又是全员及第。

  结果,到进士科考完的那一天,明法、明书、明算等科的及第名单,已经张榜公布了。

  杂科省试,几乎全员上榜的客观事实,不亚于投了一颗重磅炸弹,立时把整个强汉朝的读书人,都给震蒙了!

  进士科,才取一百名贡士而已。参加杂科考试的几百人,只要不是运气特别差的人,几乎都高中了,上榜率高达百分之九十几。

  一时间,整个开封城议论纷纷,尤其是久试不第的读书人,更是摩拳擦掌的跃跃欲试。

  凡事有利即有弊!

  长期在四书五经领域,保持着教育优势的世家大户们,对于杂科的上榜率这么高,简直是深恶痛绝。

  毕竟,进士科的教育权,被世家大户们牢牢的掌握在了手里。进士科的上榜者,即使不是他们的族人,也是他们的学生。

  李中易刻意拉高了杂科的上榜率,等于是在世家大族,或是大儒们的伤口上撒盐。

  一时间,各种反对杂科上榜率过高的奏章,像雪片一样飞进通进银台司,又飞上李中易的案头。

  李中易往着案头堆积如山的反对奏章,不由冷冷的一笑,随即吩咐了下去:“凡是这一类的奏章,写好了节略后,都不必拿来我看了,直接存档不发。”

  契丹人那么厉害,李中易都敢虎口拔牙,硬是取回了幽云十六州,这些书生的奏章,有啥可怕的?

  如果是在以前,通进银台司依然归政事堂管辖的时候,这么多反对奏章递上来,泛滥成灾的口水,确实足以把人淹死。

  然而,通进银台司改为李中易直属之后,内阁只能处理内书房转交的奏章,却看不到李中易故意留中不发的奏折。

  说白了,李中易不想给内阁看的奏章,即使内阁的相公们都知道其中的内容,却无法进行处理。

  所以,客观的说,通进银台司直属于皇帝,其实是大大的增强了皇权的影响力!

  李中易故意置之不理的态

  请收藏:https://m.yund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