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22章 宫里出事了_逍遥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李安国转动着眼珠子,搜肠刮肚的想找个好理由,说服李中易出手帮忙。

  如果是别的寺庙,李安国早就带人闯进去,抢人出来了。

  问题是,大相国寺的方丈,交游异常广泛,人脉十足,不是个好惹的主。

  李安国仔细的掂量了一番,最终也只得放弃蛮干,转而求助于李中易。

  李中易对于钱财之类的东西,没有任何兴趣,他自己本人就是公认的大周第一富豪。

  逍遥津集市,虽然挂在黄景胜的名下,傻子都知道,那是李中易的禁脔。谁若是想火中取栗,那就要面对李小相公的狠命死咬,而且不死不休。

  这年头的大商人,若是背后没有硬扎的大靠山,很难长期经营得下去。

  李中易为了鼓励经商,暗地里也替一些良商撑腰,帮他们避免官府的压榨。

  小农经济最大的优势是,变化小,一般情况下,生产关系十分稳固。可是,一旦遭遇到天灾,小农经济的脆弱性,就彻底暴露无遗。

  商人确实逐利,可是,谁人不逐利呢?

  如果能够把商人组织起来,提高税收,让商品尽可能的流通出去,则是朝廷收税、商人获利和草民得到生机,这才是典型的三赢局面。

  如今的手工业,其实已经达到了一个相当高的水准,别的且不去说它,皇家御用的汝窑瓷器,工艺水平之高,简直令人发指。

  两宋时代,尤其是南宋,仅靠海外贸易的巨大财政收入,就足以维持住半壁江山。长达百余年之久。

  李中易谋事一向深远,除了目前的山陵崩的难关之外,他考虑更多的是,怎样改革旧有体制,彻底扭转儒门子弟独霸官场的致命弊端。

  生物需要多样性,统治集团更需要多样性。此所谓新陈代谢。如果,认准极端的某个方向,一条道走到黑,绝无好结果。

  商人没有祖国,政客们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有权就是爷爷,有钱便是爹,有奶那是娘。乃是人性的普遍现象,无论古今中外。

  李安国知道,李中易关注什么,虽然李中易从未明言过,但李安国硬是有这种直觉。

  当然了。李安国压根就没有想过,今上崩后,朝局很可能发生翻天覆地的惊人巨变。

  李安国只是以为,李中易身为开封城内最大的地头蛇。很多暗地里的情况,有掌握的需要。

  李中易既不缺权。更不差钱,李安国能够拿来交换的,也只有正经渠道得不到的内幕消息了。

  既然李中易没表态,显然。对李安国的交易条件,不甚满意。李安国咬了咬牙,小声说:“听我爹偶然说起过,宫里的天武卫,最近换防异常频繁。好多中低级将领,都被替换成了范相公的人。”

  嗯哼,这就有点意思了,李中易和颜悦色的望着李安国,等着他的下文。

  李安国明知道被李中易所压榨,却因对兄弟的大

  请收藏:https://m.yund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