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百四十八章 一个母亲的重要_三国之小君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刘备年纪已经很大了,这一直是围绕在所有人心中的一根刺。

  一根让所有人都感觉到很慌张的刺。

  当初的刘封太耀眼了,而且建康状态下的刘封让很多人都开始不健康起来,没有人想到在这个时候刘备会面临继承人和自己年龄差距过大的这个问题。

  虽然刘封留下了足够的人马,但是同样他还有弟弟。

  而且年纪并不算太小,如今不但已经成年了,对于他的性格风评也是不错的。

  仁厚!

  虽然其他方面垃圾的让人头痛,但是仁厚这两个字让很多人都不由的想到了刘备的性格。

  害怕他会因为这两个字而做出什么不好的决定。

  毕竟虽然刘备不是天家,但是这个事情谁也不敢去猜测。

  那么在刘备去世之前,让这个仁厚的刘禅公子彻底的废掉羽翼,也自然就被很多人提上了自己的日程。

  而这个时候,作为刘备嫡长孙的刘赟的态度,自然进入了所有人的眼中。

  在这个时候,回到河内的刘赟却是见到了自己许久没有见到的母亲,还有他的舅父。

  “赟儿拜见母亲,拜见舅父。”

  见到步氏自然是开心的,刘赟那藏不住欢喜的脸自然也是真诚的。

  只不过刘赟行礼之后发现自己的母亲和舅父似乎不是那么的欢喜。

  “是赟儿哪里做的不对了么?”

  步氏看着自己的儿子,知道他最近真的进步很大,而且越来越少年老成,从他的身上步氏能够看到很多他夫君的影子。

  可是她也知道,自己的儿子已经在一条分岔路口上走偏了。

  “赟儿自然是没有什么不对的,只是赟儿还记不记得当初你爹和娘教给你的那些话。

  可还记得么?”

  “嗯...父亲和娘亲说,要让赟儿明白仁德。

  可是...可是为什么父亲一定要执着于仁德,无论是荆州还是并州。

  仁德就真的那么重要么?”

  “公子至善,能够问出这么好的问题说明公子真的是长大了。”此时步骘突然笑了起来并没有论身份,而是以下属身份说话。

  “这话想来不是郭图他们教导的吧。

  当初我等让公子读的那些圣贤之典籍,想来公子都没有好好读吧。

  首先《周易》有云,天地之大德曰生。

  也就是说天地的德之达到是生养万物,而人存活于天地之间,效仿的就是天地大道。

  个人的德之大道,最核心的便是仁了。

  《老子》曰:失德而后仁,大道废,有仁义。

  乱世之中道德沦丧,仁义也就显现了出来。

  这仁义乃是修身齐家治国之本,诸侯乱世看的乃是拳头,可是这治国最终看的是德政。

  曹贼唯才是举,不崇德行,可是他的拳头哪怕到了现在仍然是最硬的那个。

  但日后他们定然要篡汉而自立,若是那曹丕转型德政不力,大厦必将倾塌。

  遭受不崇德行的反噬之苦、

  请收藏:https://m.yund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