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百三十九章:立大功了_一九八一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步高升了。

  黄瀚还特意跟夏局长好好聊了聊,也是老相识了,说话比较随便。

  三水市一直都是文明城市、治安良好,发案率远低于平均水平。

  如今的三水市太出名,外来人口大量增加,游客更是越来越多。

  黄瀚最最重视治安问题,一直认为一个治安良好的地区,必然能够更快更好地发展!

  外来人口多了,三水市警力不足是实际情况,其他地方的钱可以省,坚决不能短了公安局的经费。

  治安靠大家是经验之谈,发动人民群众齐抓共管很有必要!

  黄瀚建议夏局长在十月一号前两个星期集中全市警力、集结各单位联防队员来一次治安大检查。

  给所有的外来户办理暂住证,把拿不出身份证、无法查实身份的全部拘留。

  这样做好吗?会不会太扰民?

  黄瀚是过来人,知道这样做了,才是对人民认真负责。

  九十年代初的治安哪里是二零二零年可比?太差了。

  苏南省应该是治安最好的省份没有之一。其他地方出现拿刀动枪的劫道都不稀罕。

  社会主义中国理论上每一位公民都能够说得清身份,因为他只要报出名字和家庭地址,公安局就可以查得到。

  说不清身份的肯定是故意隐瞒,他为什么要隐瞒?十有八九就是在哪儿犯了事儿。

  先抓起来再慢慢审很有必要!

  此时太讲人权,是管不好治安的!

  三水市不怕麻烦,经常性发动全市外来人口大排查,名声传出去,有案子在身上的肯定不敢来。

  吓住了坏人,当然能够让良善之人生活得更加好!

  钱国栋和成胜利都知道黄瀚特别在意治安,在八二年就曾经要求当时担任三水县书记的沈建华发起严厉打击刑事犯罪行动。

  三水市就是从八二年开始,连续被评为省治安标兵。

  他俩都表态强化治安很重要,一定要防范于未然,最好每年发动两次以上的全市大检查,一定要把身份不明,没有个人、单位肯作保的闲杂人等拘留审讯。

  他俩还都熟悉刘小明,因为刘小明小时候经常在黄瀚家玩,他们俩经常在黄瀚家喝酒、谈事情,见到过太多次。

  领导就是如此,都是希望提拔熟悉的人,给熟悉的人机会。

  他们没有明说,只是有一搭没一搭跟刘小明聊,故意听刘小明讲怎么抓控制叫饭花子的背后团伙。

  没有人是傻子,在场的都是公安局、民政局的主要领导,两个市领导如此抬举刘小明,他们心里当然有数。

  然后,刘小明就当上了临时组建的行动队队长。

  怎么行动黄瀚瞧不见了,因为他五月二号下午就去了沪城,临走前安排乔效军负责修建收容所。

  让黄瀚没想到的是,刘小明运气爆棚,居然破了个大案。

  当然,这也不完全是靠运气,最起码刘小明认真做事了。

  他很聪明

  请收藏:https://m.yund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