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九十七章:神经错乱_明末汉之魂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逃跑的大汉奸吴三桂、刘良佐。

  最后这些军阀化将领的人马都变成他们投降建奴获取高官厚禄的本钱,变成了参与屠杀汉民的帮凶。

  天真的崇祯同意招抚流寇后,参与围剿的官军大多数接到赶去山西抵抗建奴的圣旨,还在车厢峡附近的明军也松懈下来。

  八月底,流寇刚刚出了车厢峡就再次扯旗造反,几千负责招抚押流寇回原籍安置的官军身首异处,贺人龙、张天李等等几路明军被打得一溃千里。

  陕西巩昌、平凉、临洮、凤翔等等州城府县兵力空虚轻易被流寇攻破,没几天流寇就恢复元气再次发展到几十万。

  这一次流寇得以爆发式增长完全是托建奴的福,因为建奴不仅仅制造出上百万无产者,还把十几万明军主力吸引到了宣大方向。

  崇祯被流寇耍了,被剿寇的文官武将蒙蔽了,他这个最终决策人不痛定思痛却迁怒于人。

  手里没兵的文官陈奇瑜被缇骑逮拿下狱,那些主抚的武将才是罪魁祸首,可是他们因为手中有兵没有一个被问罪。

  山陕河南局势急转直下,崇祯没有任何好办法,继续点兵排将打流寇吧!

  还好明军打不过建奴不表示打不过流寇,太多内地营兵将领还在跟流寇打活仗之时得到了大发展,不仅仅连续升官,麾下人马还越来越多,势力范围越来越大,代表人物就是左良玉。

  见流寇又闹腾起来了,诸多明军将领又开始跟着流寇发财。

  由于建奴刻意制造了上百万无产者,流寇卷土重来杀入陕西、山西之时发展迅猛。

  又由于祖大弼、祖大成等等发现自己的人马已经被朝廷猜忌,出工不出力,流寇一度席卷整个陕西大半个河南一小半山西省。

  本来转好的剿寇局势被建奴横插一杠子,又被崇祯一句话完全毁了,数百万流离失所的饥民在面临饿死的情况下铤而走险,本来就乱成一锅粥的大明陷入自相残杀的困境。

  辽东麦子熟了,锦州的祖大寿已经大半年没见着朝廷的粮饷,全指望着锦州附近大平原的屯田过日子。

  此时辽西已经进入秋收,宁远附近是后世的兴城市,土地类型多样,土质较好,适于植物生长。

  后世的兴城市有耕地面积接近九百万亩,不仅仅种植花生、高梁、玉米、谷子、麦子,还有大量水稻田,如今的开发不如后世,耕地只有四百余万亩,绝大多数是麦田,没有一亩水稻田。

  “红旗军”体系在关外的耕地保有量已经突破七百万亩,加上关内永平府、滦州、抚宁、河南彰德府、四川夔州府、湖广荆州府的良田,总量已经突破千万亩,人均耕地五亩左右。

  保守估计,今年秋天“红旗军”体系将要收获一千三百万石粮食。

  种植面积最多的当然是麦子,平均亩产能够到达一石,其次是谷子、黄黍产量跟麦子差不离。

  再其次就是高产新农作物马铃薯、玉蜀黍、甘薯,水稻的播种面积最少,大多数是在四川和湖广,目前在北方只有开平镇和抚宁有十几万亩稻田,今年亩产接近两石。

  请收藏:https://m.yund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