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百零五章 脉动式生产线_超级军工霸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联合在一起,在相同工时下同时完成组装,整个生产线便如同人体的脉搏一样向前跳动一次,如此循环往复,当飞机走完最后一站装配平台时,便可以展翅翱翔,直冲九天........

  美国从二战时期便开始研究飞机流水线作业,六十年代末波音737投产时,当时的波音公司曾试图利用工业流水线作业,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只不过由于当时的工业能力还无法支撑起庞大的流水作业,所以并不成功;

  随着计算机的大量普及,特别是互联网的大量应用,使得整体优化的和配比可以完美的实现,于是脉动式生产线便在这样的条件下应运而生,第一条脉动式生产线依然是波音公司缔造的,并应用于美军“阿帕奇”直升机的装配生产;

  在深刻的体会到脉动式生产线的高效与有序之后,波音公司便将这一生产技术应用到民用客机生产当中,先是波音737,紧接着波音777,当最新锐的波音787建成投产后,所使用的生产线,正是全新的脉动式生产线,其极致的高效,可以保证两天便有一架波音787组装完成,并交付用户!

  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看着波音的脉动生产线,也是眼热不已,于是在美军F—35投产之际,也建成自己的脉动式生产线,整整十五个装配平台,如同灌香肠一般,连续不断的向前运动,以每天完成一架的速度,向美军提供最新锐的第四代战斗机........

  程远航曾经留学美国,并得到波音、麦道等航空制造巨头的认可,虽然并不清楚后世的情况,但却亲身经历了二战时期美国航空业流水线改造的历程,也正因为如此,在他心里始终存着一份飞机流水线情节,并为此构建了一些基础性的架构;

  恰在此时,为了提高高新机平台的可靠性,改善生产工艺,优化生产结构,提高生产效率,成为运十平台的主攻方向,于是程远航便想起了多年前的那份架构,在经过一番整理和修改后,便形成了今天卢嘉栋看到的简易脉动式生产线:

  “我们经过测算,以检修海航的歼六为例,利用新式生产线,效率提高了15%,成本降低了12%,合格率已成了11%........”

  “已经很了不起了,很了不起了!”

  没等程远航把话说完,卢嘉栋便由衷的赞叹着,而事实上也的确如此,没有高性能的计算机,没有方面快捷的网络,更没有自动化的物流配送体系,只依靠各平台班长们的小红旗、对讲机、小哨子以及蚂蚁一般仓储人员的往来运送;

  这个简单的都有些简陋的脉动式生产线,却依然爆发出惊人的生产效率,或许高度发达的西方国家,会嘲笑这条生产线的落后,会讥讽中国人是在飞机

  请收藏:https://m.yund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