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一八章 新时代的大学(下)_王朝伪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了,老圣人礼乐射御书数,各方面都已包纳了,如此称呼并不违圣学,当然为做区分,商学、工学、兵学这些称呼还是要的。”

  “皇上圣明。”议事大臣们不敢再议论下去。

  该说义务教育的事了:“所谓文以载道,不识字还谈什么授徒著书?朕看不少工巧虽然有能耐,但却不识字,说出话来也是结结巴巴,词不达意。如果大汉百姓都能识文断字,文武全修,那将是何等强盛局面!方明德,依你之见,这事有可能做成吗?”

  “皇上,大汉如今是什么局面?要说办大学,朝廷掏的银子不过是九牛一毛。”“财神爷”方明德小小的自我满足了一下,但接着又有些心虚,“不过要说让天下人都能识文断字,这事……这事只怕有些难,那得多少银子!朝廷库银掏空了恐怕也是杯水车薪。”方明德经过我的“调教”,知道我开源节流,大办工商就是要赚来银子花在各种公共事业上的,时间一长,一说掏银子,第一个先考虑国库够不够用,“不过从学之风大汉还是有的,朝廷可以出些钱,各大都邑也掏得出来,不过要想天下人都读书……唉,难啊!不过皇上做事向来是循序渐进的,此事慢慢来,有个几十年,应该办的成。”

  几十年?倒时候我还在不在世都难说。方明德这么一说,倒让我觉得办义务教育很急迫了,谁让咱好大喜功呢?

  “这事?既然说到循序渐进,咱们不如先办上些学堂让无钱读书的冲龄幼童读书。”

  “皇上的意思是?”众议事大臣齐声问道。

  我笑了笑,没有吭声,先给你们卖个关子再说。

  随后的几天我连下几道圣谕,开始操办起办学的事。

  首先是工学堂,这事是最有基础的,因为前面新技局已经有了一定规模,特别是工技局规模最大,招揽的人才最多,而且这些人都是些懂发明创造的,已经将各项器造技能融会贯通,但是这些人聪明是聪明,但很一大批人并不识字,这样就无法写出教科书来,针对这个情况,我让陈淼从京城各衙门传去许多师爷,让他们笔记发明家们的知识。

  与此同时,朝廷在京城择地开办第一所工学堂,并向全国发下政令,以公车方式征召天下十五至二十岁有工巧创新能力并识字的青年进京,准备让工技局的发明家们对他们进行严格的测试,然后定下最优秀的一千人作为工学堂的第一批学员,这些人将享受到朝廷发放的津贴,学制三年后根据个人情况分别安置在新技局、工部、工学堂和各器造场等部门供职。

  工学院如此,其他如商学堂、兵学堂、农学堂也是如此,朝廷在全国各地征召教师和学生,凡是有能力的人都可以有机会进这些学堂任教或者学习。为了使即将建立的各类学堂正规化

  请收藏:https://m.yund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