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0章 神不知鬼不觉_一个屌丝大叔的逆袭成长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手机端父亲问胡大铁什么时候把老人接过来,胡大铁支支吾吾,说以后再说。父亲猜到这只是他编的借口,其实就想换房子会会大号。那间小仓库对别人来讲是目的,斗争只是手段;对胡大铁却正好相反,小仓库的意义只是做为斗争的好由头,征服欲已超脱于实用目的而独立存在,境界不同,结果当然不同。父亲点破了这个猜想,胡大铁便旁征博引,说抗美援朝其实也就是主席他老人家想会会老美,干他一把,保家卫国只是个宣传策略,当年蒋介石还有一半江山的时候,老美都拒绝了他的求援,怎么又会从朝鲜那个小跳板入侵中国?那只是整体战略布局,威胁不到眼前,但你总不能说保卫朝鲜吧——当年王明说武装保卫苏联,老百姓都不买帐——所以要在抗美援朝后面加上保家卫国几个字。父亲说中国为此付出多少人力物力!胡大铁不屑道你总是心疼那扇破厕所门!那一仗干得多他妈过瘾!什么联合国军?一扑撸一片!中国都被欺负一百多年了,这个面子不争回来,活着还有意思么?……

  王宇恒一直觉得胡大铁当木匠真是太屈才了。他不是打架迷,而是战争狂,因为实在是报国无门,才把大院这一亩三分地当做世界版图,纵横驰奔。他纠正了王宇恒一个重大偏见,就是拿斧子的都是有勇无谋的莽撞之辈,如程咬金和李逵,这些好勇斗狠的形象也是儿时所景仰的目标。王宇恒在烟气和酒气中感受着胡大铁的豪气,他的豪言壮语在王宇恒青少年时期依然余音袅袅……

  王宇恒虽然神往,但无奈自己发育较晚,初中时身体很是瘦弱。肉体决定精神,他显得很老实,低调做人。此时他的理想是以巧破千斤,四两拨千斤,因为评书中的顶级高手都并非那些力大如牛的壮汉。王宇恒便开始钻研搏击技巧,他买了许多诸如《少林拳法》、《武当秘笈》、《擒拿格斗术》之类的书籍,照着上面的对打图解与空气搏斗,把空气打得团团乱转,初步达到了千斤拨四两的境界。那些图解都画得生动传神,光是看就觉得过瘾,使人很容易进入角色,并从对方被击打的惨状中获得快感。其中有一招尤为解恨,是将对方高举过头顶,而后头朝下猛地掼在地上,王宇恒看后双臂产生强烈的抓举冲动。但他冷静之后突然醒悟,这是给举重运动员设计的招数,自己若有这把力气还用练什么技巧?直接抓住对方象面条一样甩来甩去就得了。于是他意识到这些书的华而不实,打架还得靠力气,“一劲二胆三功夫”。当然,如果有把枪就什么都不需要了,一切迎弹而解。他又开始琢磨先进武器。

  王宇恒在上高一时开始明显发育,直到上大学一年级。这几年锻炼身体有事

  请收藏:https://m.yund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