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52章 清朝官员转移资产_攻略大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自满,人家以为这点兵力就能搞定对方,甚至只派了几名大将。

  毕竟对于乾隆来说,只要不是打到京师,那也不是最大的起义。

  当年可是有许多起义,除了台湾岛天地会起义,其他地方回教蠢蠢欲动,白莲教也经常闹事,再加上新疆西藏,这些地方也有外来势力的干扰,所以人家并没有完全当一回事。

  现在人家一步步紧逼,已经形成了势力,再想制服人家,就已经十分困难了。

  “那现在皇上的想法……”

  大学士董诰还是开口问道。

  富勒浑只是悄悄地说了一句:“或许想要迁都……”

  听完之后,众人不由地愣了一下,如果真的要迁都,该往哪里迁才是呢?

  迁往东北?那不可能,东北也有贼人的足迹,而且连沙俄的军队都栽了跟头,更不可能迁都往那。

  如今最有可能迁都的地方,那便是西北地区,那里山区,位置相对安全。

  但大家纠结的,已经到了迁都这种份上,足以证明形势非常严重了,他们不由地想起了元朝。

  当年明朝推翻元朝的时候,人家也是迁都,从原来的大都(北京)一直迁到了西伯利亚,才艰难地逃过了一劫。

  他们可不想跑到西伯利亚种土豆。

  那个地方冷得要命,就连当年的乾隆皇帝,也十分的嫌弃,所以对野女真同样表示嫌弃,不过是碍于自己身为九五之尊,要做好样子。

  刘墉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拿起了拐杖,年老力衰的身体,也微微动了起来,他缓缓地朝着皇城外走去。

  大学士董诰同样跟了过去,此时的大清王朝对于他们来说,可是命根子,毕竟朝廷的养廉银,以及手中的权力能给他们带来巨大的收益。

  如果大清倒台了,他们的特权就被终止了,而且还会遭受无妄之灾。

  所以他们十分恐惧,但又无可奈何,因为他们也阻止不了这局势不断恶化。

  此时的朝廷蔓延着一股萧条的情绪。

  许多官员们早已经领会,他们上早朝时候,依旧如从前那个样子,对圣上恭恭敬敬,有什么事情说什么事情,但对于大江以南的事情一概不问不说。

  只是谈天说地。

  等到下朝之后,所有的官员立刻动用了手中可以使用的权力。

  在如此形势之下,优先考虑的是转移资产,如今南北对峙状态,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清朝灭亡是迟早的事情,即便打胜了,也都是元气大伤,说不定再来一波起义就能带走。

  于是大量的官员,私下里买通镖行,以押镖的形式将大量的资产转移,有些通过走私的方式转移到中联邦。

  有些则是转移到乡下的府邸,或者挖一个深坑,将这些财富埋进去,等到改朝换代,重新挖出来使用。

  这是他们重点工作方向。

  当然还有另一个重点,就是储备粮食军械,以防不时之需。

  特别是如今的京城,十分的混乱,粮价不断攀升,百姓怨声载道,清兵的出勤率也变得越来越多。

  足以证明京城开始恶化了。

  所以官员要有两手准备,甚至有人开始偷偷摸摸地将自己家人往外迁移,或者让他们回到乡下。

  更有极端的,直接移民到中联邦。

  请收藏:https://m.yund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