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二十四章 房氏之争_大唐不良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繁华的商业区。

  长安县这边是西市,而万年县这边,则是东市。

  东西两市恰如长安、万年两县,被皇宫中轴线的朱府街分为东西两边。

  东市内,华财二百二十行,四面立邸,四方珍奇,皆所积集。

  不仅有笔行、酒肆、铁行、肉行、雕版印刷行还有赁驴人、卖胡琴者,杂戏、琵琶名手、卖锦绣财帛者。

  东市是长安城中手工业生产与商业贸易的中心地之一,这里店铺毗连,商贾云集,工商业十分繁荣发达。

  苏大为来到这里,忽然记起来,让苏庆节帮自己找的匠人打造一些器械,店铺正在东市上。

  而现在,前方隐隐传来的喧哗吵闹声,也正自那个方向传来,似乎,就在铁匠铺附近。

  这引起了苏大为的好奇心,让他决定前往看看。

  前方市口,一间铁匠铺被人围得里三层外三层,显得很是热闹。

  苏大为一眼过去,不由苦笑起来,这家铁匠铺,正是苏庆节给自己推荐的那家。

  戎小角那边现在万事俱备,只差这边铁制的一批器具就可以开工了,不想这里却出了状况。

  苏大为拍了拍身边一个看热闹的中年汉子,向他道:“劳驾问一下,这里面出了什么事?”

  “你不知道?”

  中年汉子看了他一眼,颇有些得意洋洋,指点江山的味道:“这间铁匠铺在东市十分有名,今天东家两兄弟在这里吵起来了。”

  “东家?两兄弟?”

  “就是房家,房相的两个儿子。”

  经中年汉子一提醒,苏大为才想起来,这房相,怕不就是房玄龄?

  大唐勋贵们手里不少有田产,但光靠田产,在这唐初不搞搞田地垄断,只怕也无法维持大家族的体面。

  所以许多勋贵私下里其实都经营有生意。

  而且大唐的风气开明,并不像后世,以做生意或者商贾之道为耻。

  像是之前武士彠也是生意人出身,后来捐了家产给高祖李渊起事,也混了个从龙之功。

  “借过,借过一下。”

  苏大为口里喊着,向人群里挤了进去。

  一来,这铁匠铺子接了自己的活,那些订制的工具还没拿到手,二来,对于房家兄弟的事,苏大为也有点兴趣。

  还记得之前高大龙曾提过,房遗则似乎对房遗爱十分不满,还曾数次出入丰邑坊,与杨昔荣联系。

  虽然此事因为没有证据,苏大为没往上提,但似乎……

  有点意思。

  对了,高宗年间有一个大案,苏大为还记得清清楚楚,就是房遗爱与高阳公主等人的“谋反”案。

  似乎,就是房家兄弟之间告发的,牵扯出了高阳、辩机和宝枕旧事。

  上次救李治时,曾与房遗爱有过接触,感觉上,那人就是个耿直的武夫,似乎不像后世那些影视里描绘的那种小白脸和“绿帽王”的形像。

  苏大为脚踩九宫步,双肩左右一晃,两边的人群立刻被一股大力给顶开,还没等人开骂,他早已如滑鱼般,哧溜一下钻了进去。

  请收藏:https://m.yund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