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七十一章 避实就虚_孤岛谍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训班的人,但没有他认识的。如果有,也肯定早被他除掉了。

  新二组有五六十号人,保不准一处就有人与他们有关系。

  自从胡孝民担任新二组的组长后,所有组员的住处,至少搬了两次,有些人甚至搬了三四次。

  但搬了家,关系还在。军统就那么几个训练班,还有些直接从军校和部队招的,原来都是上海区,说不定私底下有过联系。还有些是老乡,偶尔也会有联系。

  中国人的同乡观念很深,在异地他乡,能遇到同乡真是一种缘分。

  马宁一确实选定了一个新目标,之前暗杀李伯明,在新亚酒店声东击西。这次也一样,要来个避实就虚:先杀一个汉奸,让柳娜梅以为他是避实就虚,放松对谭绍良的暗中保护。

  谭绍良每天坐保险汽车,出入还有保镖,暗中还有宪兵队的人在螳螂捕蝉,如果强行动手,风险实在太高。

  胡孝民与新二组的人,虽然信仰不一样,但大家都是同一个目标。只要是打鬼子,真心抗日的,胡孝民就当他们是自己人。

  为了减轻他们的压力,吸引宪兵队的目光,胡孝民再次选定一个目标,让柳娜梅认为是再次声东击西。等宪兵队的目光吸引过去后,再对谭绍良动手。

  这次胡孝民选择的一个替日本人收买麻袋的汉奸施礼富,不要小看麻袋,是一种很重要的军用物资。

  麻袋属于麻类制品,它的编制物,属于民间麻纺织之后,制成袋子。麻袋除了能装入沙土做成小的堡垒之外,还能披在身体上躲避日本飞机的轰炸。另外麻袋还是缺医少药的民众御寒的替代品,可以说小小的麻袋用处多多。

  在正面战场上,麻袋更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中国的水泥混凝土产量更少,修筑环形工事只能通过沙袋进行。

  反观日本,在淞沪会战初期为何能在各处凭借较少的兵力,守住各个要害据点,就是因为他们拥有非常坚固的钢筋混凝土工具。同样的子弹打上去,日本的海军司令部等工事能将子弹弹开,减少弹片的杀伤力。

  抗战之后,市面上很难买到麻袋,上海的救亡团体通过进行捐献万条麻袋运动。学生们挨门挨户鼓动民众捐献麻袋,很多普通的人家都有麻袋。麻袋的捐献运动,燃起了民众抗日的情绪。

  然而,也有一些汉奸,暗中替日军收买麻袋,施礼富就是其中之一。

  为了表达对日军的敬意,他甚至还捐献了一批麻袋给日军。民间的麻袋是有限的,日军拿走一部分,中国军队自然就少了。

  像这种汉奸,杀了一点都不可惜。

  就在柳娜梅去一处的时候,施礼富在麦根路舢板桥新桥,被新二组行动小组击毙。现场还留下一张纸条:汉奸之下场,落款依然是一匹简陋的马。

  如果没有这匹马,施礼富的死无声无息,但有了这匹马,宪兵队的渡边义雄和柳娜梅,在第一时间赶到了现场。

  柳娜梅冷笑道:“马宁一好手段!”

  她这次却不是佩服马宁一,而是觉得,对方的计划,正在自己的预料之中。接下来,吕妙根恐怕又得消失了吧?

  请收藏:https://m.yund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