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百二十章 土地_明末工程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炮在彼地无法施展。”

  “如果以虎贲军深入山岭进行白刃厮杀,恐怕会出现较大伤亡。故而,臣和武士军大将真田信之共同谏议,望大王从日本再募集十万浪人武士,调入中南半岛的大山中作为基层管理人员。”

  “十五万武士,凭自带胄甲和武士刀,每人可镇压五十名土著。武士从土著身上征收田赋,每月武士自用粮食少数,剩余上缴大王。如果土著叛乱,则组织武士入山镇压。武士们刀剑武艺出众,足以对付南蛮土著。便有死伤,也不是虎贲军的大兵伤亡,不至于令大王心伤沉痛。”

  听了李老四的谏议,大殿中的百官都沉默了。

  这可是一个重磅的奏章,一下子就改变中南半岛的政治结构。

  李植琢磨了一会儿,问道:“诸位对镇南伯的谏议,有什么想法?”

  百官们对视了一阵,最后财政部部长谢良友站了出来,说道:“臣以为,此法可行!”

  “如何可行?”

  “臣以为,雇佣日本的浪人武士所费不大。每名浪人武士每月给予一石半稻谷,一年不过十八石,足以令其满意。而每名武士镇压五十名土著,以每名土著耕作五亩稻田,二成收成上缴大王计算,每名武士可以收获的田赋是一年二百石以上。”

  “如果没有这些武士深入大山中,这些雨林大山中小村子的田赋可能根本收不上来。我们以十八石的俸禄换取二百石的田赋,十分划算。”

  听到谢良友的计算,百官们都十分认同。

  工业部部长蔡怀水拱手说道:“臣认为谢部长的话在理!”

  不少官员都纷纷附议,说道:“大王,此法可以让我们完全控制中南半岛,臣以为可行!”

  “此法财政上收益颇大,而且可以大幅降低日本浪人武士作乱的风险。”

  众官正在纷纷附议时候,纪检组总长崔昌武却拱手出列,说道:“殿下,臣有不同意见!”

  百官看向了李植的小舅子崔昌武。

  李植说道:“崔总长可讲!”

  崔常务拱手说道:“臣以为,我大军攻下中南半岛,是给我大汉民族开辟了又一个殖民地。如果全部交给日本浪人管理,则我大汉民族则少了一片孽生人口的土地。”

  “大山雨林中的土地,固然难以深入,可以交给日本浪人武力控制。而暹罗腹地平坦的平原,越南北部的平原,以及柬埔寨南部尚未开发的湄公河三角洲,则应该交由汉人殖民开垦,以拓展我大汉民族的生存空间。”

  “臣以为,应该将中南半岛的土著全部迁入密林和山岭中开发荒芜土地。日本浪人新募的数量,可以依镇南伯所议数字,确定为十万。这些武士凭借武力,可以强行迁土著入山,此后对土著进行高压管理。”

  “土著迁走后的平原,则由江淮省的汉人进行耕作。虽然迁徙人员短时间内会出现各种问题,但长期来看,却可以把中南半岛永远变成我汉人土地。那中南半岛地方几千里,日照充足河流众多,足以支持几千万汉人耕作。”

  听到崔昌武的话,众官都沉默了。刚才纷纷附议镇南伯谏议的官员们,此时都不说话了。

  崔昌武所说的政策,倒是符合大王一贯的行事作风。恐怕比起迁徙人员的成本,大王更希望汉人能占领更多的土地。

  果然,李植高兴地拍了拍王座扶手,笑道:“崔总长所提谏议,深得吾心。便按崔总长的建议,搬空中南半岛的平原和三角洲容纳汉人!”

  “这次由财政部牵头,国防部和工业部配合,十天之内,拿出一份如何迁徙土著,如何分配浪人武士,如何鼓励汉人移民南下的方案出来!”

  请收藏:https://m.yund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