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零九章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二)_大唐贞观第一纨绔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怪异。

  所以长孙无忌觉得程老货说的很有道理,自己这外甥还真是鬼头蛤蟆眼一肚子馊主意。

  大概半个时辰之后,长孙无忌有些郁闷的从‘兰若寺’离开。

  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和李承乾的这一次谈话让长孙无忌有一种已经老了的感觉,如果下一代的年轻人都是这个样子,老一代只怕用不了几年就要被赶出朝堂,成为死在沙滩上的前浪。

  作为游戏规则的制定者之一,李承乾将‘黑哨’演绎的淋漓尽致,按照他的计划进行下去,王家如果不合作,二十年内必将分崩离析。

  长孙无忌不知道自己是在嫉妒?羡慕?还是在担忧,总之心情十分复杂,原来打算去看看妹妹的心思也淡了许多,站在‘兰若寺’外面犹豫良久,最终选择离开皇宫回家揍长孙冲出气,谁让这小子不争气呢。

  目送长孙无忌离开之后,李承乾颓然的在椅子上蹲下来,揪着自己的耳朵开始发愁。

  牛逼是吹出去了,什么皇子的责任;太子要有担当等等等等,可农场到底怎么搞还是一点眉目头有没有。

  疏通河道的任务也需要被提上日程,必竟贞观三年的大蝗灾几乎近在眼前。这种事情如果不知道,还则罢了,知道了,就很难当它不会发生。

  历史上这一次蝗灾老李同志是怎么应对的李承乾不知道,唐书上也只记载老李吃了只虫子,念了篇罪己诏。

  如果这样就可以灭蝗虫的话,那后世的农药可真是白研究了。

  采用漕运之法南粮北调,把江淮一带的粮食调到关中,是李承乾能相到的唯一解决这次蝗灾的办法。只要关中粮仓中的存粮能吃上一个月,通过河道运来的江南米粮就可以解了这次的困境。

  农场的事情,疏通河道的事情,石炭司进入山西的事情,一庄庄一件件,那一个都是刻不容缓。

  要人没人,要钱没钱,还要处理一大堆的事情,想想这些李承乾就觉得脑袋快要炸了。

  “殿下,钱管事来了。”就在李承乾蹲在椅子上,把耳朵揪的通红的时候,有侍女进来说道。

  “让他进来。”换了一个姿势,坐在椅子上,李承乾对侍女吩咐道。

  “喏!”

  “臣见过太子殿下。”老钱一张皱巴巴的老脸挤出一丝艰难的笑容,进屋之后对李承乾见礼。

  “免了,坐吧。”李承乾随意的摆摆手说道。

  “谢殿下。”

  “崔冉来找你了?”老钱坐下之后,李承乾便开口问道。

  “是的,殿下,那个万年县县令来找过臣了。”李承乾的问话让老钱紧张的从椅子上站起来,苦着一张脸说道。

  以这老家伙的精明劲,崔冉找到他没说几句就被他猜出了目的,一种被抛弃的委屈从老钱心底往上冲。

  辛辛苦苦好几个月,为了太子的差事忙的没黑天没白的,可这一转眼,太子就调来一个新人,把自己的差事给顶了,虽然说不上卸磨杀驴吧,但总有些过河拆桥的意思在里面。

  接近四个月啊,没功劳还有苦劳,没苦劳还有疲劳不是,当年只不过是训斥了那个春晓丫头几句,现在竟然落得这般下场。

  那个春晓已经恢复姓氏,甚至还成了太子的诏训,看来这一切都是当初一时冲动惹下的祸事。

  请收藏:https://m.yund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