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4章 霍尔效应_穿梭奇幻的科技大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蓝色茧蛹的实际应用例子摆在眼前,才能如此顺遂。

  他这属于逆推,从成果推导理论。

  别人的研究都是顺推,从理论到成果,没个几十年几乎不可能。

  总之。

  杜恪只需要辛苦这一次,借助电子流理论和产品,带来无限的名和利,到那个时候,他就不需要如此劳累,可以组建自己的团队自己的实验室,甩手充当老板。有什么思路,交代下去,自有手下去日以继夜劳心费力的研究,研究出成果,还得挂在他名下。

  “嘿,我这路子不就是潘院士的路子么,有搞头!”

  ……

  从北邮来到水木大学,坐到熟悉的椅子上,薛忠坤忽然想起来,打电话喊来朱焕聪:“小朱,我让你跟杜恪交流的事情,你做了没?”

  “老师,我跟杜恪聊了很多。”

  “说说。”

  “这个杜恪确实是个天才,学霸,虽然他本科读的是皖理工,但是从事科研应该很久了,与夏科大的陶勋关系很好,而且已经确定要去夏科大读研读博了,他的博士生导师都选好了,是陈旸。”

  “哦,少年班的陈旸,我知道。”薛忠坤点点头,“关于电子流理论,他有多说什么吗?”

  “这个……”朱焕聪眼珠一转,说道,“老师,可能是不熟悉的原因吧,我跟他聊这方面内容,他好像不是很愿意谈,所以我也就不好意思再追问了。我自己是把这四篇论文全部看完了,觉得很有意思,但是说实话,这个电子流理论的应用前景应该不高。”

  “应用不高吗,你是怎么思考的?”

  “感觉就像是在水上面用木板拼一个桥,但是没有桥墩,有点不切实际。质子与电子分流,形成特殊的凝聚态,这其中的难度估计比找个新粒子还难吧。”朱焕聪将自己思考得来的内容,老老实实的说出来,他是真的不怎么看得上电子流理论,没有那种高尖端科技的气质。

  薛忠坤点点头,不置可否,他说道:“行了我知道,对了,你最近研究的课题申请资金我给你打过招呼了,一百万全款拨下来了,你抽空去领一下。”

  “哎,谢谢老师!”朱焕聪大喜。

  等朱焕聪离开,薛其坤才摇了摇头,又把下载的五篇杜恪论文翻出来读一遍,兀自感慨道:“电子流理论没有应用前景吗,我却感觉,它的应用前景比量子霍尔效应更高,这次夏科大应该押到宝了……算了,我也先别瞎操心,再等几年看看他们的研究进展。”

  一项新理论从提出到验证再到实际应用,都是以几年几十年乃至上百年为跨度,确实不用着急。

  甚至薛忠坤猜测,杜恪能连发五篇论文,恐怕也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应该是夏科大重点培养对象——他隐约把朱焕聪所说,杜恪要读夏科大的硕博,以及与陶勋关系很好,当成了杜恪可能是陶勋的某个亲戚,因为陶勋的关系得到重点培养,才出的成果。

  没有导师指导,的确很难想到,这会是杜恪自己完成的论文。

  实在是过于惊艳。

  几天过后,新一期的《物理评论B》出版,杜恪的第五篇论文,完整刊登,占据了很长的篇幅。每次《物理评论B》出版,他都会先睹为快,浏览一下凝聚态物理行业的最新进展。而就在这个时候,薛忠坤又收到了新的约稿论文,送过来交给他审核。

  一眼就瞥到了论文的署名——DuKe。

  请收藏:https://m.yund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