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足不出户_重生之神级学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问道:“你有什么计划吗?”

  景语兰愣了一下,摇摇头,道:“没有。”

  “太好了,咱们可以在房间里玩一天。”杨锐拍手做出了决定。

  景语兰刚想点头,却是瞄见了杨锐促狭的笑容,立即说不出话来。

  杨锐仰天长啸三声,抱起景语兰,毫不犹豫的返回了卧室。

  至于863计划什么的……

  现在谁还管它呀。

  不过,杨锐终究还是完成了863计划的生物篇的撰写,用了三天时间。

  在这三天时间里,杨锐足不出户。

  景语兰也陪了杨锐三天时间。

  做一流的项目,又有红颜相伴,简直是科研人梦想中的生活。

  愉快的心情,也带来了超强的效率。或者说,是景语兰的娇嗔与笑容,促使杨锐更完美更专注的撰写他的发展计划。

  比起原版的计划,杨锐撰写的发展计划,完成度更高,可实现性更强,连续性也更高。

  不过,在文件袋上,写下自己的名字后,杨锐却是没有撰写纲要时那么自信了。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是决定了未来数年乃至数十年的计划,它本身就不是单纯的科技产品,而更像是一次利益分配的博弈。

  一方面,国家利益是最先需要保证,也最应该被保证的,另一方面,科学家的利益以及科研单位的利益,则不可避免的牵扯其中。

  就像是牛的胚胎移植,如果列入了某项发展计划,自然会得到相应的经费,像是华北畜产品研究所那样的机构,就要想尽办法的让胚胎移植列入计划,然后再抢到它,否则,他们的研究所立即就要陷入经济危机了。

  在这一点上,研究所和私营公司是一样的,无非是一个不能破产,一个能破产而已。

  从80年代到90年代,再到00年代,不能破产的研究所,个有个的惨法,而大型的研究所,或者说,活的好的研究所,对于各种发展计划的追逐就更迫切了。

  因为大型的研究所要养更多的人,做更多的项目才能延续下去,进而发展壮大,而大型研究所的负责人,明显更有游说能力。

  所以,不管是国家发展计划,还是生物学的发展计划,最终都免不了竞争。

  不过,非技术层面的竞争,终究是要依托真实的技术竞争来实现的。

  当杨锐将文件袋交给朱院士的时候,最初的判断,终究是以计划本身来做判断的。

  朱院士有些意料之外的打开来,看到名字,就有些发愣了:“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是,我有些个人见解,觉得写下来比较好。”杨锐坐在大大的办公桌对面,表情很是认真。

  朱院士的表情略变,缓缓的翻开了杨锐递给自己的文件。

  第一时间,他就看到了完整的目录。

  “你的个人见解,还需要目录啊。”朱院士调侃似的说了一句。

  杨锐微微点头,道:“写着写着就写多了。”

  “恩。我看看。”老实说,朱院士是不愿意看这种大部头的文件的,他的时间有限,乔公的信任,更是让他比普通的院士繁忙多倍。

  然而,杨锐毕竟不是普通的学者,他在政界人物眼中,或许就是一名年轻的优秀学者,但在学界人士眼中,杨锐的地位是迥然不同的。

  既然杨锐用了大量的时间撰写了这份文件——在朱院士看来,或许是见过乔公之后,杨锐就开始撰写这份文件了,那他再不情愿,也得将之翻一遍。

  朱院士翻的很快。

  然而,杨锐写的页数也够多。

  差不多用了10分钟的时间,朱院士才全部翻过。

  “你这个是……完整的生物学的发展纲要了?”朱院士慢悠悠的开口。

  “是。”杨锐回答,又道:“写着写着就写多了。”

  朱院士哑然,他不知道该说杨锐厉害,还是说他自负。

  以独立的身份撰写一篇国家级的指导纲要,或许用自负来形容才正确。

  只是……写的还真是不错。

  朱院士看着杨锐,似乎想分辨他自负的等级。

  杨锐自信的看向朱院士,就发展纲要本身,杨锐具有无比的自信。

  ……

  请收藏:https://m.yund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