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百三十九章 独吞(二)_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米垂直网每平方米计算),10-11月海峡中部和西北部为10-20毫升/米。主要种类有挠足类和端足类甲壳动物、磷虾、有壳翼足类和腹足类软体动物reads;。底栖生物的生物量,北部多于南部,各为15-20和3-5克/米。莫桑比克海峡全为远洋性鱼类渔场,东北部为近岸鱼类渔场。金枪鱼产量为印度洋最高产区之一。

  在赞比西河口附近陆架上,表层沉积物含3%的重矿物,%的低质钛。马达加斯加的西岸中部和西南近海还有磷盐岩和石油。

  经济地位编辑

  仅马达加斯加在2007年外国入境游客人数就达到344000人次,旅游收入达2亿欧元,创造直接就业岗位2000个,各种国家公园共接待游客99万人次。莫桑比克海峡的经济价值日益凸显。[1]

  交通要道编辑

  早在10世纪以前,阿拉伯人就经过莫桑比克海峡,来到莫桑比克地区建立据点,进行贸易。莫桑比克海峡是从南大西洋到印度洋的海上交通要道,波斯湾的石油有很大一部分要通过这里运往欧洲、北美,成为世界上最繁忙的航道之一,战略地位十分重要。特别是苏伊士运河开凿之前,它更是欧洲大陆经大西洋、好望角、印度洋到东方去的必经之路。苏伊士运河开凿,一些巨型油轮不能通过苏伊士运河而需从该海峡通过,海峡的平均宽度有450千米,北端最宽处达960千米,最深点为3533米,仅次于德雷克海峡和巴士海峡。因为莫桑比克海峡既宽又深,所以能通过巨型轮船。从波斯湾驶往西欧、南欧和北美的超级油轮,都是通过这条海峡,再经好望角驶往各地,因此它是南大西洋和印度洋之间的航运要道。

  莫桑比克海峡地处热带,莫桑比克暖流处北向南流,终年炎热多雨,海中多珊瑚礁。海峡北口中部的科摩罗群岛和西南岸的马普托港(属莫桑比克),都是船运的战略的要地。

  殖民历史编辑

  早在10世纪以前,阿拉伯人就经过莫桑比克海峡,来到莫桑比克地区建立据点,进行贸易。13世纪,海峡地区曾经建立过经济、文化相当发达的马卡兰加帝国。明初郑和下西洋也曾到过莫桑比克海峡。由于重要的地理位置,莫桑比克海峡历来为殖民者所垂涎。从16世纪起,葡萄牙、荷兰、法国、英国先后染指该地区,之后,莫桑比克和马达加斯加沦为葡萄牙和法国的殖民地。为了扩大殖民利益,葡法两国分别在莫桑比克和马达加斯加修建了大量港口,包括东岸马达加斯加的马任加、图莱亚尔,西岸莫桑比克的马普托、莫桑比克城、贝拉、克利马内等。其中,莫桑比克城更是有着悠久的历史,作为地理大发现和新航路发

  请收藏:https://m.yund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