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三百九十五章 白山黑水间的争夺(三)_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测了。廖得功随便看了看,发现其中有不少村子预计产量极低,再一看附注,尼玛原来是被鞑子“照顾”过的村子,这又勾起了他的怒火,心里寻思着是不是让第一骑兵团过阵子再出动一下,活动活动筋骨,让那些冥顽不灵的八旗兵知道咱东岸人的厉害。

  而与丹东县相比,宽甸县的垦荒工作就进行得要差不少了,不但垦荒面积粮食产量也相当有限,远远不足以养活当地的数万民众。这其中的缘故,一是当地本就不如丹东县基础好,开发程度低、生地多等等另外鸭绿江对岸的朝鲜郡县也确实不怎么富裕,连带着对宽甸县垦荒的支持力度严重不足,这些无疑都极大影响到了当地的垦荒大业,最终导致了两县农业产出的巨大差异。

  不过,这两地的垦荒行动虽然波折不少,进度也不尽如人意,人员和物资的损失更是令人肉痛,但总体来说还在登莱开拓队高层的忍耐范围之内,甚至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一种胜利了。毕竟,东岸人组织了数万灾民在鸭绿江右岸折腾了这么久,鞑子急得直跳脚,却也没任何办法。

  其实,廖得功早些时候还担心满清朝廷孤注一掷,学当年黄台吉征服朝鲜,囤积粮草、拣选精锐,从辽西一路推到辽东,将东岸人设立的宽甸、丹东、九连城等据点拔除。只可惜,看来满清朝廷是一代不如一代了,这会秉政的鳌拜的气魄,比起当年黄台吉时期气吞万里如虎的四大贝勒,差得不是一点半点,竟然连和东岸人在辽东决一死战的勇气都没有,那还搞毛啊!当然了,这可能也和鞑子军队战斗力下降,整体上更加依赖汉军有关,不过这就不是东岸人所能知晓的了。

  “这白山黑水间的争夺,看来还是在我方的掌控之中。有朝鲜这条好狗提供给养,确实实我们能在鸭绿江畔站稳脚跟的关键,现在时间是在我们一边的,只要再给我两年时间,差不多也就初步站稳脚跟了。到了那时候,如果兵力又富余的话,老子还想去城观一观景色呢!”将手头的这份文件扔到一边,廖得功狠狠地说道。

  翻过这页,下面就是有关经济方面的信息汇总了。辽东二县如今啥也没有,连粮食都不足呢,别说其他的了。这里最富足的,可能就是满山的老林子了吧,可问题是东岸控制区的木材资源本来就很丰富,这些东西真能卖得出去吗?廖得功深表怀疑,不过他还是在其中一份请求开办国营林场的报告上签了字,表示同意,心里想着或许山东那边总需要一些吧?能挣回俩钱是俩钱,还能加速这里的开发呢。

  此外,还有一份有关新税制的消息引起了廖得功的注意。在仔细研读了一遍后,他终于明白远东三藩的体制至少是经济体制要有一番改革了,即负

  请收藏:https://m.yund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