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五百零二章 风起云涌(十三)_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让他们得以将动力由畜力升级为蒸汽机,使得运输效率更上一层楼。

  吕方私下里觉得,这条轻轨铁路其实还是蛮重要的。一旦修建完毕,东岸人在胶东最重要的两个据点烟台和胶州便可联结起来,并且可辐射沿途地福山、栖霞、莱阳、即墨四个县,这些地方人口稠密、物产丰富,效益应当还是很不错的。

  除此之外,吕方还听登莱地方官员提及,在胶烟线修建完毕后,未来他们可能会继续修建一条铁路,即规划中的桃荣线。这条轻轨铁路是栖霞县的桃村车站(同时也是胶烟线的车站),途经文登县,终点是荣成县(即原成山卫),全长约一百七十多公里,沿途本是荒芜之地,但这些年随着东岸政府大力安置移民,这条规划中的线路两侧的垦殖区已经蔚然成风,粮食、水果、石材、牲畜、海产品的产量与日俱增,已经变成了一条极具经济价值的铁路,修起来真亏不到哪去。

  而且这条所谓的桃荣线与胶烟线在栖霞桃村相交,两条铁路所辐射的内陆地区变得融会贯通了起来,一共九个县数十万人口间的物流成本大大降低——可别小看了畜力拉动的马拉轨道车,其无论是载货量、运货速度还是其他什么,都远超普通马车或人力,成本相当低廉——内陆地区的经济必将日趋活跃,未来对社会的影响极为深远。

  与登莱开拓队这边的大手笔相比,隔壁清国那边的动静就颇有些死气沉沉的感觉了。虽然这个国家也在积极学习新事物,但他们所谓的改革目前看来仅仅停留在军事领域,且步伐还有些偏小,可能是因为掣肘较多的缘故。毕竟,满蒙八旗贵族,不敢说全部,至少有相当一部分是极力反对办新军的,因为这无疑会使得清国内部汉人武将的地位急剧上升,继而影响到他们的利益,故他们极力反对也就很正常了。

  综合看来,目前广大的清国国境内流行的仍然是自古以来那一套封建三纲五常、儒家学说,农村人口虽然增加,但思想和制度上没有丝毫革新,农民仍然没有人身自由,乡间权力依然把持在士绅手里;而在城市中,虽然存在一些手工业和商业,但总体来说与明朝没太大区别,生产力的进步有限,因为荷兰、英格兰商人、传教士带来的少许新知识,往往被垄断在少数读书人手中,扩散的脚步慢得令人发指。而且最关键的,文盲率仍然没有丝毫降低,与在烟台、胶州、宁海州、文登、福山、掖县、黄县、招远、栖霞等主要城市大力办学(虽然一个县也仅仅堪堪维持了一两座小学的样子)、普及教育的登莱方面简直没法比,整一个现代国家和古代国家的区别。

  总之,吕方在烟台待了这么一些时日,接收到的消息当真是令他大开眼界。

  请收藏:https://m.yund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