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二十五章 北镇抚司,诏狱_大学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身,乃当世之精英,比如毕云的恩师李东阳就是当世第一大儒,内阁阁臣。有这样的老师,学生的是水准自然也差不到什么地方去。

  因此,虽然在历史上明朝的太监在历史上虽然名声不好,可文化素养和治国水平极高。其中,司礼监的太监们甚至代皇帝在大臣的奏折上批红,批示处理意见,将一个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抛开太监们身体上的残疾不说,单就其政务水平而言。很多司礼监的掌印太监和秉笔太监都当得上“能臣”二字。

  同毕云谈了半天,孙淡这才现这个老太监的文化水平真的极高。究其学问的精深程度,将自己的蒙恩师李梅亭甩他五里路外。虽然广博度比不上杨甚,可比起小杨学士来也差不了多少。

  他心目中对太监的那点偏见找抛到九宵云外去了,便虚下心,小心地向毕云请教起公文写作。毕云对孙淡也非常欣赏。也不藏私。有问必答,让孙淡受益非浅。

  如此一来,这条黑路走得倒也不寂霎。

  知%,万

  毕云怎么说也是大内?出来的人,对公文格式非常熟悉。而且,在他看来,孙淡将来是要做大学士,给皇帝当秘书的,就着力指导孙淡“诏诰敕”三种公文的写作。

  这一晚,大将军朱寿,或者说大明正德皇帝精神很好,肚子也不怎么疼,在听完孙淡的故事之后,难得地喝了一碗肉粥,又同孙淡闲聊了几句,最后还赏赐给了孙淡一块上好的灵壁石镇纸,这才意尤未尽地让毕云送孙淡回家。

  马车回到家的时候,天下突然飘起了纷纷扬扬的白雪。正德十五年的暖冬总算开始下雪了,只片刻,京城就被笼罩到一片茫茫的白色之中。

  下车之后,孙淡正要告辞。毕云掏出一份文书递到孙淡手中。

  孙淡愕然:“毕公,这是什么?”

  “你明天不是要去诏狱吗?”毕云一边拍着身上的雪花,一边严肃地说:“北镇抚司自有章程,不是你想进去就能进去的。再说,你手上虽有大将军的手书。可总不可能见人将亮吧?因此,下来之后,我找人给你弄了这份文谍,也可少许多麻烦。”

  孙淡拱手;“喜谢毕公。”

  毕云吐了一口气:“都到年底了,夭气也冷了下来,也不知道大将军能不能挨过这个冷天。他虽然给你写了一封手书。可你能不用就不要用吧,传出去对你,对大将军都不好。”说着说话,两行冷泪从面庞上滑落下来。

  “应该能够挺过这个冬天的。毕公放心吧。”孙淡对古人的这种愚忠很不理解,可是,看到毕云如此伤心,他还走出言安慰。

  在真实的历史上。正德皇帝要在明年三月初才去世。从现在到明年三月也不过百余天的样子。到了三月,天气也暖和起来。所以,正德挺过这个冬天应该没任何问题,如果历

  请收藏:https://m.yund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