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十章 县考的难度_大学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孙家这次出动了大约二十人的考生团。

  其中,李梅亭亲自担保五人,其他十五个学童都由家族另找廪生推荐。

  三日前,孙家已经派人到县衙门礼房报了名。

  明朝的县衙编制虽然不大,可礼、户、兵、刑、工、吏各房都有设置,以对应中央机构的六部。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县试是童子试的第一关,县试没那么多讲究,也没专门学官监考。按照惯例,由当地知县负责阅卷和录取,中央不另派学官过来监考。

  邹平县的知县张端是孙淡的熟人,有他在,孙淡过关的把握也大了许多。

  抛开上次科举考试,孙岳因为身体不适没有参加道试也就就是院试一事不说。严格说来,这是会昌侯孙家新成长起来的子弟第一次科举,家中极为重视。半个月以前,京师的大老爷和二老爷就命人给二十个考生每人送来一套上好的文房四宝和一套簇新的文士袍子。

  大概是后世北京时间五点钟的模样,学童们都起床到磨房集合,旁边的河中停了五艘小船,艄公们搓着手吐着白气等着送学童们进城。三月初的天气还有些冷,尤其是清晨。有冷得受不了的梢公不住垛脚。

  外管家孙富也来送行,他在人群中认出了孙淡,点了点头,微笑着让人将一大捆桂花树枝送上来。

  学童们纷纷走上去折了一个小枝别在腰带上。古代称科举高中为“月中折桂”,语音上,桂谐“贵”,大家也就是讨个吉利。

  孙浩挤了过来,一脸兴奋地拉了拉孙淡,声音有些发颤:“淡哥儿,天大喜讯。”

  孙淡想起他和孙佳昨天进城去书行结帐,心中一动:“可是那本书的事情?”

  “正是,真******……”孙浩面色带着笑容,眼看就要忍不住了。

  可就在这个时候,李梅亭先生走过来看了孙淡一眼:“走。”

  “去哪里?”孙淡愕然。

  李先生:“跟我坐一条船。”说着话,一捋长衫下摆,率先上了船。

  孙淡低声对孙浩道:“这事也没什么大不了的,等考完再说,到时候我们在书行集合。孙浩,这次考试我是志在必得,也有信心。倒是你得仔细些,现在也别想其他,把心静下来,别马失前蹄才好。”

  “好,没问题。”孙浩笑道:“俺也是一个混不吝的汉子,不就是一次考试吗,怕个鸟。”

  孙淡一笑,若说起心理素质来,这个孙浩的神经还不是一般大条,若他也紧张,其他人只怕早吓得走不动路。

  这事自己也操心过度了。

  船上,李梅亭大声喊:“你们磨蹭什么,快点上船,这一个月你们也做了这么多卷子,只要把我给你的范文背熟了,要过关还不容易。天这么冷,又早,我先睡一觉,到地头叫我。”说完话,也不理众人,径直钻进乌棚船舱里倒头大睡。

  ……

  

  请收藏:https://m.yund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