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975章 郑韩_秦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但对于年轻时的事,燕却有些遗憾:“是妾福薄,未能侍奉仲君。”

  她摸着自己粗糙的面容,有些难过:“妾是老了,好似枯落的桑叶,惭见仲君。”

  她又孰视张良容貌,感慨道:“君子与当年一般,美丽姚冶,气度不凡,若是仲君尚在,定也是如此罢。”

  当年张氏兄弟受欢迎到了什么程度?妇人莫不愿得以为夫,少女莫不愿得以为士,弃其亲家而欲奔之者,比肩并起……

  张良不想再听下去了,见燕牵着的孩子面黄肌瘦,便让人给了她一袋粮食,又瞥见周围一些难民垂涎的目光,又让人护送燕回去,让她过不下去时,来找他。

  只是在妇人千恩万谢拜别时,张良却没忍住,问了她一件已憋心里许久的话。

  “你觉得过去好。”

  “还是现在好?”

  妇人理所当然地回答:“自然是韩国还在时好。”

  她望着眼前的洧水,这儿曾流淌过郑人的青春,眼神有些怀念:“那时候,仲君也还在。”

  张良道:“我问的是秦人统治韩地的那十来年,和现在。”

  妇人想了想,回答道:“还是那十来年好!”

  她也说不出什么大道理,或者过去安定现在战乱的例子,只指着洧水道:

  “子房君子恐怕不知,妾回到新郑后,问过里中的人,她们说,从二十四年起,到三十七年,洧水士女之会,竟能连续十三年而未中断,真是羡慕啊……”

  “十三年。”

  张良愣住了,说来难以置信,六百年了,从郑国在这片土地立足,再到韩国以此为都,时至今日,郑韩之地,还从未享受过这么长的和平……

  十三年和平,对三年一次战乱的郑国,和每四五年就要被秦军过境一次的韩国来说,真是奢侈啊!

  张良久久无言,最后才摇头往城中而去。

  城内也得知了张良归来的消息,但宽敞的大道旁,却不像数月前他们“光复”新郑时受到的欢迎,不论是路边坐着的饥民冷冷地望着他的车乘。

  复国带来的激动,比不了腹中饥肠辘辘的痛苦,韩人很快就将“光复”抛之脑后,这一政治上的胜利,没有给普通人带来利好,接下来一系列动荡,让他们不由怀念起秦朝统治时的太平岁月。

  外面难民奔走,新郑也凋敝不已,当年富冠海内,为天下名都的新郑,眼下却大门紧闭,人心惶惶。

  这场景,和当年内史腾来攻韩时,何其相似啊……

  韩国灭亡那一年,张良才十八九岁,年轻气盛,提剑要去杀秦人,若非叔伯让家仆将张良绑住,他恐怕已和那群游侠儿一起,被秦弩射死在街上了。

  而当叶腾以征服者姿态进入新郑时,韩王安带着文武百官投降,当时也有义愤填膺的韩人质问叶腾:

  “汝身为韩臣,为何要灭韩!?”

  “灭韩?”

  据说当时叶腾却笑道

  请收藏:https://m.yund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