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千零三十一章 仕林赶考宝山护送_武侠世界大穿越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酸秀才十年寒窗苦读,然后一朝得中天下知之类的事情,真的不要太小说!

  童子试考的基本上是记忆力,而举人一级已经算是官员后备役,所考内容已经有了衙门治政方面的痕迹,而且分量着实不轻。

  如果只是一门心思苦读,对外头事务一无所知,是个标准的人形残废的话,想要考上举人真就要看运气了。

  这也是有身家和权贵之家出身书生的优势,就算他们没有系统的学过衙门里的规矩,可是长年累月的耳濡目染之下,比起根本接触不到这些的寒门子弟要强得太多了。

  也不怪很多寒门子弟,勉强考过了举人之后,却是直接找门路去衙门做个几年幕僚,等将衙门事务摸熟之后再去考进士科,不然除非是天纵其才,否则想要考中进士,做梦去吧!

  这也是文会的由来和重要性,是一些出身寒微学子了解外面世界,同时对衙门政务理解的最好途径,并不是所有文会都是吟诗作对之类的,那是有钱有闲的家伙才有的特例,寒微学子可没这底气如此任性。

  而到了进士科,李公甫已经打听清楚,只要不是皇帝特别喜好诗词,一般的进士科考策论第一。

  所谓的策论就是对朝廷某方面方针政策的讨论,指出其中利弊得失,还要拿出看起来可行的方案,如此才能在考试中脱颖而出。

  如此模式,简直坑爹啊!

  那些寒门出身的学子,估计从小到大除了考试之外,还没出过县城或者府城呢,估计连身边的事情都摸不着头脑,怎么可能对所谓的天下时政有了解?

  所以,为了科举考试,催生出了‘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的说法,可那也是有钱有资本的书生才玩得起啊,家境一般的寒微学子拿什么出门游历?

  当然,聪明一点的会拿自己身边的事情,经历过的事情无限放大,放大到整个天下说事,不管有用没用起码能写出一篇言之有物的文章!

  至于真正的天纵其才,也就不多说了,不具备普遍性。

  许仕林也属那天纵其才的一员,不过年纪还小,加上李家的资源丰富之极,没必要让他自己摸索。

  所以这小子成了举人后,衙门里,六扇门外堂,还有一些事关国计民生的重要行当,都能见到许仕林忙碌学习的身影。

  想要了解其中种种,只有身临其境才可以,李公甫就是这么交道许仕林的。要想增加中状元的机会,那就要对整个大齐的朝政以及各地风土人情有所了解,如此才能做出有深度的文章来。

  还好许仕林没被连番胜利冲昏头脑,听得进去劝告,也能耐得住性子默默学习,李公甫自然也没有藏私,除了南海之事外,几乎六扇门搜集的有关朝局朝政的情报任其观阅。

  许试林通过这些种种增加阅历

  请收藏:https://m.yund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