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0255章 流放四千里_红楼之纵横四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正月十五未时,府兵团押解着五百名流犯在牛庄登陆。笔・趣・阁www.biquge.info

  此前跟随卫若兰一起打前站的贾芹,在此等候接应。

  码头不远,就是军台。

  军台,其实就是兵站。这样的军台,在大德王朝的全国各地有很多,一直延伸到了各地边疆。

  军台具有军事物质储备和中转的功能,还有军事驿站的功能。多数军事文书,都要靠军台来传送。

  很多军台处于荒山野岭甚至大漠深处,这座军台就位于海边,算是条件比较好的了。

  但是,军台的规模并不大,只有三十多间房子。除去军台驻守人员的住处和仓库之外,并没有多少空房。

  贾珉是府兵团的团长,又是从三品的都司,级别比军台的将军还高,自然给准备了一间房子。

  剩下的几间,分给了那些流犯的家属。其中两间给了女眷,一间给了老人和孩子。剩下一间,则留给了平儿和妙玉等女眷们。

  府兵团的士兵和犯人们,则住帐篷。

  大德王朝的刑罚种类中,一共有五个刑种。由轻到重分别是:笞、杖、徒、流、死。

  流刑在徒刑之上,死刑之下,属于第二严厉的刑罚。

  流刑又分两种,一种是内地军流,另一种是边疆发遣。

  军流的服刑地――配所,主要在内地。边疆发遣的配所,则是在边疆。

  贾珉押送的这批流犯,就是边疆发遣人犯。

  凡是打入边疆发遣人犯行列的。基本上都是罪大恶极但是又不够死刑或者因为某种原因,暂时不便于处死的犯人。大多都是涉及人命、抢劫、盗窃和会匪的罪犯。

  这一类人,基本上可以算作是普通罪犯,一般叫做常犯。正式的称呼叫做遣犯。

  另一类犯人叫做遣员或者废员,是犯罪的官员或者有功名的读书人。从称呼上就可以看出,官员和读书人,即便是犯了罪,也是比一般人享有更多特权的。

  跟随一起前来的老弱妇孺,就是他们的家属。

  这些家属中,有的是因为受牵连,一并处罚为奴的。有的虽然没有犯罪,但是属于自愿跟随前来,陪伴犯罪的家人的。

  当然,也有的是家属被判一同流放的。

  在历史上,流刑是个古老的刑种,几乎每朝每代的皇帝,都愿意玩儿这个路子。

  文人被流放的例子,也屡见不鲜。

  屈原、李白、韩愈、刘禹锡、苏轼。黄庭坚等名人,都有过被流放的经历。

  死刑虽然严厉,但是,人死万事休,是短痛。

  流刑虽然没死,却是长痛,威慑力更强。许多时候,简直比死了还难受。

  这种难受,体现在许多方面。首先就是自然环境上的恶劣。

  唐朝的时候,喜欢把流放地放在炎热的岭南。到了明朝和大德王朝,来了个反其道而行之。把流放地选在了天寒地冻的东北和西北。

  

  请收藏:https://m.yund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