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大生产_逆天明末三十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硬通货,其质量的稳定使大家不用担心结算时候的损耗,一两银子就是一两银子,这也间接抬高了徽商总会联合各大家组建的徽商银行发行的会票的信用度,有的地方黑市甚至要抬价两成才能拿到一张徽商银行的会票。

  铜陵这边在采矿铸钱,沿海一带也没闲着,吴淞口早已经被军部牢牢的控制住,而现在除了造船业以外,煮海制盐也已经成为了吴淞口附近新开盐场的主业,上次刘毅出兵突袭了娘娘宫盐场,煮海制盐的盐场深深的吸引了刘毅的注意力,既然皇太极能干,他们也能干,虽然产量不一定有娘娘宫盐场大,但是总比没有好,并且不仅仅是吴淞口,九州、高丽、以后的台湾吕宋都是沿海地带,也都可以开设一些小规模的盐场,积少成多,总能让都督府生产的盐在大明占有一席之地。虽然不管是铸钱还是制盐在任何一个朝代都是被朝廷禁止的,但是都督府已经跳出了这个框架之外,刘毅也深知,如果想实现自己拯救大明,拯救华夏的理想,没有坚实的经济基础做后盾是万万不行的。不管是铸钱还是制盐,都是获得财富的重要手段,而整个都督府的管辖地带必须要实行大生产运动,将所有的资源都利用起来,大量生产物资,自给自足的同时对外销售,给都督府赚取大量军费并且让这一带的经济活动大发展才是正道,并且成康建议,十府一旦取得巨大经济成就,可以每年拿出几百万两银子上供崇祯的私库,将崇祯绑定到都督府的战车上来,如果朝廷想对都督府不利,那么就要考虑一下这每年几百万两的银子还要不要。

  在都督府的操持下,以太平府为中心的十府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制盐、铸钱、纺织、农业、军械都得到了巨大的发展。以农业产粮为例,整个十府加起来每年竟然能税收三百万石粮食,要知道整个大明在万历年间的税收才只有两千多万石,这是何等恐怖的数字,按照刘毅的估计,如果在一段时间内可以将海外的领地全部利用起来,那么达到五百万石的税收应该不成问题,这么庞大的存粮可以养活大量的人口和军队,使新军的实力更加强大。从军械的生产来看,制造总局的产量在不断增加,特别是震天雷这种生产工艺并不复杂的火器,每天的产量都能达到上千个,每一名新军将士每年都能装备五个震天雷,而这只是一年的产量,继续生产下去也可以对外销售,倭国那边对震天雷的需求量不小,还有郑芝龙集团,他们对震天雷的需求也是巨大,在倭国的战场上甚至出现了双方抵近之后用震天雷互砸的场面,比起火铳来说,震天雷便宜好用,杀伤效果好,杀伤面积大,简直就是三十步以内作战的大杀器,这样

  请收藏:https://m.yund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