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陕甘糜烂中_逆天明末三十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最大努力了。

  杨嗣昌被秦良玉说的哑口无言,确实,秦良玉说的句句属实,尤其是最后一条,朝廷给他的是三边总督的差事,在级别上来说确实不能管四川的事情,而且秦良玉也是四川土司总兵,说起来也是一品的武将,朝廷并没有明令让杨嗣昌节制秦良玉,秦良玉跟他平级,能做到如此协助已经是仁至义尽了,杨嗣昌不好再要求她什么。那么实际上杨嗣昌手中的兵力其实只有本部一万兵马,左良玉和贺人龙各一万余人,加上宣大的一万五千兵,总计五万人,还分散在陕西各处,说是十面张网,但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他终于理解当年老爹杨鹤在陕西的尴尬处境了,不是杨鹤不想剿匪,而是手中没有多少能打的军队如何能剿匪。杨嗣昌不敢轻举妄动正好给闯军钻了空子,五万兵马围住颇希牧就是猛攻。太白山一线的张应昌也不敢乱动,颇希牧的求援信并没有送到他那里,且闯军一万人是主动挺进到太白山,这让张应昌也做出了错误的判断,一般情况下,闯军如果没有绝对的把握或是绝对的兵力优势,应该是不会主动进攻的,既然有一万人突入太白山,那么很有可能这只是闯军的先锋部队,也许后面还跟着他们的主力,张应昌只能死守太白山一线,并且不断派出探马去探查闯军的情况,而李岩的计策具有极大的迷惑性,根据探马回报的消息,这一万人虽然是轻装上阵,但是阵型严谨,训练有素,从装备上来看也不差,甚至几乎是人人有棉甲,这让张应昌大吃一惊,在边军中可能不算什么,但若是在地方卫所兵中出现人人有甲的情况就已经能说明这是一支精锐部队,更不要说连饭都吃不饱的闯军,这一万人一定就是他们的老营兵,有鉴于此张应昌更是心急如焚,难道闯军改变主意将自己这里定为主攻方向了?虽然想不通延绥这种边境苦寒之地为什么会被闯军的老营兵盯上,但是一万老营兵出现在这里本身就说明了一些问题。张应昌只能固守待援,甚至派出了自己的家丁快马绕道向杨嗣昌禀报这里的情况。

  整个陕西战局中唯一能机动的兵力就是艾万年的骑兵,在接到颇希牧的求援之后,他并没有等杨嗣昌的命令,而是立刻带领五千骑兵出击,不是艾万年不知道军令如山的规矩,而是宣大军本身就是边军,在常年跟北虏建虏的作战中,他们甚至战场快速机动的重要性,报信兵若是来往西安府之间请示命令,那么很多战机都会被延误,庆阳府靠艾万年这边近,所以颇希牧那边的情况基本上艾万年都能掌握第一手的资料,他们已经被闯军给逼到了合水县,合水县的情况艾万年知道,那不过是一个小县城,虽然面积不大有利于颇希牧集中兵

  请收藏:https://m.yund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