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一千二百二十三章 凤翔定计_逆天明末三十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通过运动来增加一些身体的热量,傅宗龙急召张孝纯来面见他,问他前面的路况。张孝纯立刻拍马赶到中军,抱拳禀报道。潼关傅宗龙当然是知道的,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也算是西北跟中原的一个分界线,出了潼关,往东北就是山西,往东南就是河南,可以说潼关是遏制流贼从陆路进入大明腹地的一个重要关口,所以潼关是一定要守住的。

  听闻前面就是潼关,傅宗龙的心定了一些,潼关是一个大关,自己的三万人看起来不少,但是对于潼关来说应该不算什么,自己可以在潼关休息一宿,明早再出发,看将士们瑟瑟发抖的样子,傅宗龙也有些于心不忍,毕竟都是自己的兵,傅宗龙是兵部尚书,比一般的带兵将领更是多了一份悲天悯人的心思,能让将士们在潼关休整一夜已经是他能做到的最大努力了,如果潼关的粮仓里有不少存粮的话还可以让士兵们饱餐一顿,这一路风餐露宿的,将士们吃也吃不好睡也睡不好,带兵之人当然知道保证士兵的体力就是在保证战斗力,如果将士们一个个都精疲力竭还怎么应对接下来的战斗。傅宗龙回头对将士们喊道:“全军加快速度,前面就是潼关,我们进入关城休整。”将士们闻言,精神为之一振,总算是能找到一个落脚的地方了,要是再不歇息,就这个鬼天气,大家恐怕都要累趴下。

  潼关守将是杨嗣昌的手下大将付永,这本来是南军将领,杨嗣昌硬是从南边把他给调到了自己身边,付永虽然只是一个参将,但是战功彪炳,主要是集中在沿海抗倭的战斗中,在万历援朝之后,倭寇的处境已经是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但是毕竟因为战乱活不下去的人还有很多,包括郑芝龙这种海盗头子其实严格意义上说也算是倭寇的一部分,所以沿海抗倭的形势虽然没有戚继光时期那般紧张,但也是不逞多让,付永抗倭有功,被杨嗣昌找了个借口上调,这次随杨嗣昌出征西北,顺便就给他升了一级,成为了参将,所以杨嗣昌算是对付永有知遇之恩,当然付永也是杨嗣昌的铁杆支持者,杨嗣昌将潼关这样的兵家重地交给他也是对他的信任,只不过付永手下的兵力并不多,自从陕西的官兵被流贼大规模重创之后,杨嗣昌手下的可用之兵也就剩下一万多人,最多就能兼顾一下府城和潼关之间的路线,即便是西安府,大部分的区域其实也不在杨嗣昌的控制之下。

  “末将潼关守将付永参见尚书大人。”付永倒是很识相,张孝纯已经先期派人去通知付永傅宗龙到来的消息,听闻兵部尚书大人驾到,付永如何敢怠慢,立刻带人出城迎接,在官道上便遇见了傅宗龙的兵马。傅宗龙无心答话,只是摆摆手道:“免礼,起

  请收藏:https://m.yund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