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一百六十一章 双排空心阵下_逆天明末三十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渔夫又要普及一下,首先步兵在平原结阵,普通的轻装骑兵是不能形成威慑力的,而直接打头冲阵的一定是重装骑兵,试问一个国家能有多少重装骑兵,滑铁卢战役内伊元帅被打死了五匹坐骑依然是带领皇帝陛下最精锐的胸甲骑兵进行冲锋,没错,是连续突破了英军数十个连队的空心方阵,可是英军有六万多人,他们在平原上组成了数百个方阵,法军胸甲骑兵不过四千二百零六人,在冲击了几十个方阵之后就被消耗殆尽了,然后布吕歇尔这个猥琐的货带着五万普鲁士军加入战场,才一线平推了皇帝的大军,当然格鲁希这个书呆子没能当机立断也是重大因素。

  当然空心方阵不容易被冲破还有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步兵能力的提升和骑兵能力的下降。十六世纪开始骑兵就连几行纵深的步兵阵型都冲不过去了,十七世纪,布莱登菲尔德战役,帕本海默的帝国重骑兵团穿着板甲撞摆古斯塔夫方阵的瑞典班纳尔元帅的左翼,连撞七次撞得自己都崩溃了瑞典人还屹立不倒,那方阵纵深可连十排都没有。

  喜欢摆空心方阵的拿战时期,骑兵冲锋都是用来攻击散兵线那种不成阵列的步兵阵地的,撞方阵基本都是头破血流。说白了,只要步兵足够有纪律性,步兵结阵就能在平原上对抗骑兵,外加火枪对重步兵打击范围的延伸,这就是十六世纪开始所谓步骑平等的根源,不仅仅是火器技术进步,也和部队职业化息息相关。另外,在拿战之后克劳塞威茨的总结之中也指出,骑兵靠冲击去攻击训练有素,摆好阵势的步兵团,那都是自杀。

  包括在东方,满清入主中原,重型骑马步兵也是满清的主力,冲击骑兵已经没那么吃香了。当然了,最后给骑兵敲响丧钟的还是米涅步枪和击发枪弹。克里米亚战争中巴拉克拉瓦战役,英军九十三高地团连方阵都没摆,两排散兵线直接把俄军冲击阵地的和防守方步兵相当的骑兵部队射退了,要知道英军这时候用的还是前装枪,连后装单打一都不是。)

  刘毅既然想到了空心方阵,那么他就对战争形态做了一个简要的分析,最后得出的结论是,明军之所以不能和八旗骑兵抗衡,其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自身的问题,只要明军训练得当,士气高昂,阵型严密,火器的质量过关,就算是步兵也绝对能抗住骑兵的冲锋,即便一个阵型扛不住那还有第二个第三个,别的不说,八旗兵才多少人,满打满算加上蒙古八旗不过十万人,而明军全国的军队何止百万,就是拿人堆也不会输,关键还是输给了自己,一支军队一旦失去了抵抗的勇气,一旦失去了理想,变成了军阀争权夺利的工具,那它就不可能成为一支强军,自然也就不可能所向披靡了。

  请收藏:https://m.yund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