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卷 天下归心 一千八百七十五章 蠢蠢欲动中_逆天明末三十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报纸是加厚版本的,金圣叹根据刘毅的指示,亲自出马,将九江大捷的前因后果,整个作战过程完完本本的写了一遍,而且非常客观,没有加入什么表扬青弋军之类的话,就是原原本本复述事实,可是往往这样具有极强真实性的文章最有杀伤力,它不需要引导人们往哪个方面想,只要是通读了这篇文章,一个正常人自然会有自己的判断。

  崇祯一目十行一口气将金圣叹的文章看完,额头上青筋凸起,嘴唇都在抖动,显然金圣叹的这篇文章杀伤力极强,将青弋军的功劳做了完全的复原,所有阅读过或者听说书先生说过这份报纸的百姓恐怕都会万分激动,这是朝廷近几年来最大的一次胜利,歼灭了五十万流贼,这是何等的功绩,而下一步,人们谈论的话题就会自然而然转变为朝廷会如何对青弋军进行封赏,这篇文章狠就狠在这个地方,因为洋洋洒洒上万字并没有提到任何一个关于封赏的话题,没有明显的导向作用,可是此时无声胜有声,人们会不自觉的往后面想,那么朝廷如果没有任何动作,民众自然会对朝廷万分失望,有功不赏,有过不罚,朝廷的信誉和公信力会一落千丈,本来自从崇祯登基一来,内忧外患就已经把朝廷弄得焦头烂额,天下民众对朝廷大为不满了,再出这么一档子事情,朝廷的所作所为更难看,而且这些民众不是刘毅鼓动的,朝廷想抓把柄也抓不到。可是既然已经定了调子,崇祯就不能推翻前面的结论,否则出尔反尔,自己这个皇帝还当不当了,再说了,刘毅已经是辽国公,难道真要给他封王?绝不可能!崇祯郁闷至极,对王承恩挥了挥手,示意他先退下,自己要一个人静一静。

  就在崇祯于养心殿郁闷的时候,遥远的新京,皇太极也接到了关于青弋军九江大捷的情报,他在关内安排的血滴子还是有大作用的,最起码在情报传递这一点上,从来没有误过皇太极的大事。皇太极召集满蒙一干大臣集中在皇宫内,准备讨论一下接下来的局势,皇太极有些兴奋的搓了搓手,在得到罗刹国的援助之后,清军于上一次小试牛刀,入关打了一个漂亮的突袭战,还将孙承宗杀死,给明国的军心士气造成了严重的打击,现在明国境内李自成闹得厉害,皇太极觉得这倒是一个好机会,毕竟李自成虽然损失了五十万人马,但是主力部队仍在,依照皇太极对李自成的了解,这可不是一个安于现状的家伙,既然在刘毅那里碰的头破血流,那么下一步他肯定要转变方向,这未尝不是一个有利于清国的机会。

  大殿内,不一会满蒙的主要大臣便鱼贯而入,范文程等人紧了紧袍服,代善还有戈洛文等人也是紧随其后,大清国的主要文官武将济济

  请收藏:https://m.yund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