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二百一十五章 反间计_逆天明末三十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敢北顾,皇太极成功达成了此次战役的战略目的。现在在军营中的这两人正是在这次战役中被俘虏的义州判官洪硕焕和义州都护府使朴南奎。两人都是义州城的中级官员,在义州被攻破之后不肯撤退死守城池,最终不幸被俘虏,皇太极对朝鲜这种小国一直是不采取灭亡政策的,而是不断的攻掠他,削弱他,最终达到同化他的目的,包括后来的丙子胡乱的南汉山城之战,皇太极依旧没有采取消灭他们的手段,而是迫使朝鲜投降,侍奉金国为宗主国,不能不说,这是非常聪明的一招,不断的削弱明朝对周边国家的影响力,而后来的清国作为一个完整的政治政权,彻底完成了从蛮荒到文明的过渡。而自称为小中华的朝鲜的投降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此次西征,皇太极特地将这么多朝鲜的俘虏带过来,就是要让他们看看,大金国是怎么征服他们口中的所谓天朝上国的大明的,而大金在城下接连和明军血战,却并没有获得太大的优势,反而折损了不少勇士的生命,在出征明朝之前,留守大本营的金国重要谋主范文程给皇太极提了一条非常具有建设性的意见,他说现在纵观宁锦防线或者是辽东镇,其实都是以袁崇焕为中心的,这是人治而不是制治,所有的兵将都是以袁崇焕这个人为主心骨,只要没有袁崇焕这个人捏合这些骄兵悍将,那么整个辽东就会是一盘散沙,所以应该想办法干掉袁崇焕。况且袁崇焕是整个大金的敌人,那么如果能杀死袁崇焕对于皇太极的威望将是巨大的提升。从一开始范文程就建议除掉袁崇焕,而皇太极广渠门之战猛攻袁崇焕的一个目的就是希望能阵斩他,那么大金吞并辽东指日可待。

  但是现在好像比较困难,明军的抵抗意志超乎皇太极的想象,硬拼的话,明军死多少都不要紧,可是八旗的勇士们死一个可就少一个。皇太极这几天都在苦思冥想怎么除掉袁崇焕,可是他想了半天都不知道从哪里入手。正在苦恼的时候,一个卫士来报:“大汗,帐外汉文馆学士鲍承先求见。”皇太极一愣,鲍承先?他来做什么?

  鲍承先,山西应县人,后入汉军正红旗。清朝初年著名大臣、谋士。鲍承先原是明朝副将,万历年间为参将,天命六年,他投降后金,仍为副将。清太宗天聪三年,进入文馆,随皇太极攻打明朝京师顺天府。此时他正在军中,听到很多将领说皇太极这两天食不甘味,说话也是心不在焉,鲍承先何等聪明立刻猜到了皇太极在苦恼何事,所以不请自来。也想碰个运气,如果自己的计策成功,那么自己在皇太极面前甚至可以取代宁完我和范文程的地位。

  皇太极命人宣鲍承先进来,鲍承先穿着跟金人一样的服饰,带着兽

  请收藏:https://m.yund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