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二百七十四章 动荡陕西上_逆天明末三十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错特错。如果不是他刚愎自用,明朝末年这么多忠臣良将也不会白白死掉。

  杨鹤虽然是三边总督,可是陕西当地的军队早已经是腐朽败坏,根本是不堪一用,守城尚可,但要是追击农民军,那可是没有人愿意去干的。而杨鹤的政治主张是抚剿并用,抚排在剿前面,他一味的想要招安农民军,颇有些腐儒的味道,认为这些人只要经过教化还是可以成为良民的。可是官场又是贪污腐败频出,朝廷拨下来的招安银子,包括杨鹤自己从陕西府库拿出去的招安银子到了下面已经是经过层层盘剥,所剩无几。招安就这么失败了。

  虽然杨鹤是个正直的文官,可是在军事方面的才能简直是一塌糊涂,大明现在最重要的就是银子,没有银子,这些士兵怎么会有动力打仗,杨鹤将府库里的银子用于招安,还不如将这些银子发给将士们,也许王左挂就能一战而平了。先期王左挂的装备确实是太差劲了,而且并没有成组织成气候,所以败多胜少,可是从宜川一战失败之后,王左挂痛定思痛,将军中的老弱全部裁汰,只留下青壮,终于整编出了一支八千人的青壮队伍,虽然装备依然是非常差劲,可是战斗力提升了不少,因为都是青壮,经过王左挂的一扇动,反而能爆发出一些战斗力,凭借人数的优势,他最近的三次战斗都是打赢了,消灭了上千的官兵,夺得了不少的武器装备。八千青壮当中已经有一千五百人装备的和普通的卫所兵差不多了。

  有了这些士兵打底,王左挂的心中就有了底气,他们的兵马一路南下来到了绥德城下,营里的粮食已经快要吃完,没有打下宜川,如果再不能打下一个县城补充粮食物资的话,农民军就有崩溃的危险,绥德城兵力不多,只有两千多兵马,其中很多就是看城门的老弱,真正有战斗力的不过一千五百余人。他们的主将是一个叫戴鹏的游击将军。戴鹏当然跟大明各地的军将一样,也是个吃空饷的主,手下本来有三千的员额,硬生生被吃了一半的空饷。驻扎在绥德城中,加上城内原有的八百多军户卫所兵,才构成了这次的守城力量。

  在攻打绥德之前,王左挂也派人进城去劝降,自己有近万兵马,绥德城又不是什么大城,城墙也是残破,很多地方都需要修修补补,县城里面的军队能战的不过一千五百人,剩下的都是充数的,如果戴鹏识时务的话不如直接投降农民军。王左挂说,农民军进城之后肯定是秋毫无犯,只取物资,而戴鹏在农民军中也能给个五当家的位子。

  要说崇祯二年的形势和崇祯十二年的形势那是完全不一样的,现在的农民起义刚刚在北地兴起,根本没有太大的市场,根本不像后期李自成,张献忠壮大之后,明

  请收藏:https://m.yund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