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二百八十九章 夺取迁安上_逆天明末三十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机会就来了,二八式火铳远距离齐射,城头的小佛郎机金兵又不会用,有的金兵想要试试,结果操作不当,甚至出现了炸膛的情况,不仅一个游弋军没有打死,反而殉爆炸死了几个围在火炮一边的金兵。这就是野蛮人的悲剧了,在汉八旗或者说在乌真超哈营建立之前,建虏军中会使用火器的人少的可怜,而且全部集中在皇太极的上三旗之中。下五旗根本就没有人会操炮,即便是皇太极自己的兵马在攻击的时候也是用明军或者朝鲜军组成的伪军进行火器操作,无形中形成了一种依赖,反正这些武器就交给伪军便是,自己的人马反而只是注重骑射,导致了冷兵器在建虏中占据绝对上风。

  (渔夫按,金兵的这种思想一直到入关,政权稳定之后一直存在。为什么咱们现在经常说明朝的火器已经发展到一定的高度,甚至可以说出现了近代火器打击的雏形,可是到了清代之后,不论是咱们看一些影视剧,还是看一些书籍,或者看一些清代的老照片,我们都不难发现,好像清代的武器极其落后,都是大刀长矛什么的,火器的使用率反而不如明朝了。其实并不是清朝野蛮,清朝的火器绝对是超过明朝的,不仅是数量上超过,而且在质量上也是超过,清代的一些有识之士也经常引进西方的先进火器,可是坏就坏在这种冷兵器至上的观念之上,在清代建立初期,火器最初是由耿精忠尚可喜等人组成的乌真超哈营来进行使用的,八旗子弟并不习火器,等到汉八旗建立,改制绿营兵之后,火器就是汉兵使用了,但是清朝的统治者不重火器,火器放在库里烂了都不装备前线,还是力求马上打天下,冷兵器作战的那一套,火器得不到发展,装备得不到革新,结果导致了鸦片战争被一炮打醒,后面才有了近代的军事革新。从魏源的海国图志可以看出清代的军事专家们并不是傻子。)

  刘毅采用了火力压制的打法,集中火力攒射城头,二八式负责远距离覆盖,而跳荡铁骑冲到五十步的地方用三眼铳密集射击,将金兵打的抬不起头来,他们根本无法立起身子直射,敢于站起来从垛口直射的金兵基本都是被打成了筛子,所以正蓝旗的金兵们只能采取抛射的手段,抛射因为看不见目标,只能估摸着进行盲射,这样一来命中率就大大降低,而且杀到近前的跳荡铁骑基本都装备了双层或是双层以上的铠甲,手中还有小圆盾,战马也有前挡甲,对于这种抛射弓箭的防护力非常强,所以虽然城上的箭支密集,可是对游弋军所能造成的伤亡实在有限,卢象升组建了敢死队,朝着城门突击,游弋军装备的震天雷都是由青弋军情报部队预先放置在河间府和真定府的那一批,就是青弋军

  请收藏:https://m.yund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