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三百一十八章 城门迎接上_逆天明末三十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卢象升都会出面安抚一番,然后拿出粮食赈济灾民。灾民们都是激动地跪下,高呼老爷大恩大德只有立生祠来报答。卢象升不禁感慨万千,不论是旱灾水灾兵灾,受苦的总是普通老百姓。这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将军,你看看,该死的建虏,把好好的大明糟蹋成了什么样子,这些百姓都是我大明的子民,竟然连一顿饱饭都吃不上,一件御寒的衣物都穿不上,国事本就如此艰难,我等,我等。。。”说到这里,卢象升更是再也说不下去,可怜吾国吾民啊。

  “卢知府,别太忧心了,你放心,在不久的将来,这些事情都会得到改变,大明必将重新屹立于华夏大地,周边宵小再也不敢攻掠中原,人民的生活也会好起来的,这些更需要我们这些人更加努力,将大明治理好,人人有饭吃,人人有衣穿,我刘毅从来不信命,我只相信事在人为,有些事情光说没用,要身体力行的去做才行,加把劲吧。”刘毅拍拍卢象升的肩膀,像是在对卢象升说话,又像是自言自语,卢象升听懂了,又好像没听懂。但是他知道刘毅说的对,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他们这些官员更应该发挥作用,如果连他们自己都不觉悟,抛开私利一心为公的话,怎么能治理好大明呢?

  “来啦,公公你看,大军来啦!”一个小黄门惊喜的叫道。站在中间的王承恩皱了皱眉头,“咋咋呼呼的,成何体统,圣上叫我们来迎接王师回朝,你这个样子,平白叫人看了笑话。”王承恩将小黄门数落了一顿,小黄门立刻吓得战战兢兢不敢说话了。

  原来,为了体现皇帝的恩德,在游弋军前锋先期通禀大军即将到达京师之后,崇祯立刻决定在朝阳门迎接大军班师,天气寒冷,韩爌和孙承宗都建议皇帝不要亲自去了,一是为了龙体着想,二是避免游弋军一干军将生出骄傲之心,只要派遣心腹,再由朝廷出一名代表前去迎接便可。这样崇祯那边,王承恩就当仁不让的接下了这个任务。而朝廷这边,以钱龙锡为首的六部都纷纷派出官员前来迎接。再加上自发前来迎接的民众,舞龙舞狮的队伍,敲锣打鼓的队伍,一片旌旗招展人山人海,特别是这几天经过很多茶馆说书先生的演绎,这支队伍已经被吹的神乎其神,好似天兵下凡一般将金兵杀了个人仰马翻。国人的思想就是这么纯朴,能以少胜多,奋勇杀贼的肯定都是好汉爷。京师的民众都想一睹天兵的风采,所以朝阳门内外至少聚集了十几万民众,人人的嘴巴中都是嗬出白气,很多孩童笑闹蹦跳着穿梭在人群之中,旗牌手扛着旗牌静静的肃立在王承恩身后。人群发出了阵阵议论之声,嗡嗡的一片,大家都在兴奋的谈论着这支精兵的作战经历,更多

  请收藏:https://m.yundu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